千萬別為小事而抓狂
古人有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如蟻穴,千萬別為生活中的小事而抓狂,要盡早釋懷。否則,生活便會一團糟。
有一個人夜裏做了個夢,在夢中,他看到一位頭戴白帽,腳穿白鞋,腰佩黑劍的壯士,向他大聲叱責,並向他的臉上吐口水,嚇得他立即從夢中驚醒過來。次日,他悶悶不樂地對朋友說:“我自小到大從未受過別人的侮辱,但昨夜夢裏卻被人辱罵並吐了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這個人來,否則我將一死了之。”於是,他每天一早起來,便站在人潮往來熙壤的十字路口,尋找夢中的敵人。幾星期過去了,他仍然找不到這個人。結果,他竟自刎而死。
看到這個故事,你也許會嘲笑主人公的愚蠢,做夢乃是一件極其平常的小事,做噩夢也是常有的事,怎麼能為此而大動幹戈呢?可生活就有許多人為小事抓狂,為一點小事而和別人鬧翻臉,甚至大打出手,這樣的例子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
中國有句古話說:“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有的時候,事情雖小,但殺傷力卻很強,小則破壞人的好心情,大則可以讓人前功盡棄,甚至送命。曆史上有多少人大風大浪都過來了,卻在陰溝裏翻船的例子啊?今天不也正在上演一幕幕這樣的悲劇嗎?雖然能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艱難險阻,但最後卻被一些小事搞得灰頭土臉,垂頭喪氣。家務事雖小,再大的清官也斷不清。其實並非清官無能,而這正是他們的高明之處。親人之間,為一點點小事而反目成仇,實在是不應該,為何要給他們分個一清二白呢9就讓他們糊塗到底吧,這樣反而比分清誰是誰非更好。
別為小事抓狂,對待一些委屈和難堪的遭遇,在內心轉變成另一種心情,以健康積極的態度去化解這一切。如果能從中得到更大的益處,不也是另一種收獲嗎?這不是比到處記恨別人,處處結下冤家強嗎?
有一則小故事說,有一個人經過一棵椰子樹,一隻猴子從上麵丟了一個椰子下來,打中他的頭,這人摸了摸腫起來的頭,然後把椰子撿起來,喝了椰子汁,吃了果肉,最後還用外殼做了個碗。
我們之所以對小事缺乏足夠的承受能力,說明我們沒有把精力放在更為重要的事情上。因此,麵對生活中的煩惱,我們首先要問自己:“這是我生活目標中至關重要的事情嗎?為此花費時間與精力值得嗎?”
忍辱負重方可謀大業
人生在世。任重而道遠。這要求我們心胸寬廣,意誌堅強。並且能夠忍辱負重。在各種不利情況下仍堅持自己的理想。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有被人誤解的時候。人和人消除誤解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火冒三丈,非要找人弄個是非分明,水落石出。有的人淡而處之,讓時間的流逝和事態的發展去洗掉層層塵埃,最後將事實自然澄清。
三國日寸陸遜的弘毅與忍辱負重,就是後一種。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今屬江蘇省)人。為人忠厚,凡事都能容讓別人,不計恩怨。
由於陸遜受到孫權的器重,有的人就愛在孫權那裏告點狀。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太守淳於式對陸遜不滿,給孫權上書,指責陸遜在打仗過程中,向老百姓征收物資數量太多,給百姓造成困難和憂慮。事情講得有誇大的地方。
戰事結束後,陸遜回到孫權身邊。孫權將淳於式的指責轉告給陸遜,陸遜沒有說什麼。孫權接著又問淳於式的為人和表現怎麼樣?陸遜極力稱讚淳於式,說他是個很好的官吏。孫權奇怪地問陸遜:“淳於式背後告你狀,你卻如此讚揚他,這是為什麼啊?”
陸遜回答說:“淳於式告我的狀,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維護老百姓的利益;因為他告了我的狀,我就在您麵前講他的壞話,那我就不是一個正派的人了。”
孫權聽了,很欽佩陸遜的為人,說:“你真是個忠厚的人,胸懷如此寬闊,一般的人是很難做到的啊!”
吳黃武元年(222年),劉備領兵征討吳國,孫權命令陸遜為大都督,指揮朱然、潘璋、宋謙、孫恒等五萬大軍抵抗劉備。陸遜當時統率的各部隊的將領中,有的是孫策的老將,有的是皇親貴戚,資曆比陸遜老,地位比陸遜高,有些看不起陸遜。因此打起仗來,往往不聽陸遜的指揮,各行其是。陸遜看到這種狀態,很是著急。
在一次戰鬥之前,陸遜又碰到了難處,有幾位老將軍不服從軍令,各持己見。陸遜沒有辦法,隻好以手握劍,十分嚴厲地說:“你們應該知道,劉備是聞名天下的英雄,連曹操都很怕他。現在劉備的軍隊已侵犯了我們的邊境,大敵當前,我們應該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抵抗劉備。你們各位將軍都是身負重任的人,而現在卻互不協調,不聽指揮,實在太不應該了。”
聽陸遜說這番話,將領們才有所收斂。
陸遜接著又說:“我是書生出身,資曆威望都不如各位老將軍。但我已受命指揮大軍作戰。國家給予我這樣的重任,是相信我能不負重托、忍辱負重,團結大家完成使命。國家委屈各位將軍,接受我的指揮,各人都應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理由推辭。否則如何對得起國家的恩典呢?”
最後,陸遜嚴肅宣布:“軍令如山倒,有誰敢任意違抗,我隻能依法論處了。”各位將領這才統一行動,不敢各行其是了。
陸遜在戰爭中出了很多計策謀咯。用火攻的辦法燒了劉備的營寨,結果連破劉備四十多個軍營,蜀軍將士死傷數萬人,把劉備打退到白帝城。
戰爭結束後,大家總結打勝仗的原因,很多成功的計謀都是陸遜策劃的。那些老將們才真正口服心服了,從此陸遜的威信大大提高。
有一次,孫權問陸遜:“在擊退劉備的戰役中,你遇到這樣大的困難,當時你為什麼不把將領不聽指揮的情況報告我啊?”
陸遜回答說:“各位將軍都是國家的功臣,要依靠他們創建大業。您對我如此信任,交給我的重任和我的才能很不相稱,但為了對國家有利,我能做到忍辱負重。從前藺相如能容忍廉頗、寇恂能包涵賈覆的佳話,實在叫我欽佩。我和他們相比,還相差很遠呢!”
孫權聽了,連連稱讚:“說得好,做得對!”於是聘任他為輔國將軍,封他為江陵侯。忍辱負重與忍氣吞聲絕對不是一碼事。忍氣吞聲者沒有原則,無論事大事小,一概逆來順受。忍氣吞聲者也無自信,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
忍辱負重者則不同。以陸遜為例,他之所以能忍受部將對他因誤解而產生的不敬,是因為他身負抵禦蜀漢大軍的重任,他不能因小失大。同時他也堅信,隨著最終打敗蜀漢的進攻,一切誤解也將煙消雲散。陸遜在麵臨老將軍們蔑視小看他、不聽指揮的困難情況下,忠厚待人、忍辱負重,不以統帥自居,對各行其是的將領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以超眾才能和智慧戰勝了劉備。這種為了大局委曲求全的處世態度也最終得到了別人的尊敬和信服。陸遜的弘毅與忍辱負重,是種大將風度、大將胸懷、大將謀略!
以小忍成就大的事業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話,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氣,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忍是一種修養,忍是一種智慧,忍是一種成就未來大事業的謀略。
俗話說: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怎樣來處理人生之中這些不如意的事,往往構成了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分界線。成功者,尤其是那些成就偉業的人,他們有著超強的耐力,能忍常人之能不忍,不讓小事情來打斷自己的整個計劃,在忍耐中伺機尋找機會,使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與越王勾踐的事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漢光武帝劉秀小時候,在家表現得十分勤快,尚幹實事不尚虛誇,顯得十分憨厚、平和。他雖想出人頭地,但從來不露聲色。為此,他的哥哥劉寅自比劉邦(少時是一個浪蕩公子),把劉秀比作劉邦的二哥劉喜(目光短淺,胸無大誌),很是瞧不起他,並常常以此嘲笑劉秀。劉秀去長安讀書,當他讀到《論語》中“子日:‘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句時,簡直是手舞足蹈地說:“說得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一針見血!”從此,他便以這句至理名言規範自己的言行。
劉寅、劉秀兄弟二人發動青陵起義,結果皇帝卻被劉玄當上,致使劉寅心中不快。劉玄也清楚劉寅性情蠻橫,又野心勃勃,再加上以他為首的青陵兵在與王莽的軍隊作戰中,節節勝利,戰功卓著,無疑這一切對自己的皇帝寶座是個巨大的威脅。所以,總想找個借口除掉劉寅。劉稷是劉寅的部將,聽說劉玄當了皇帝,心中也十分不滿,便大發牢騷說:“今起兵圖謀大事,全是劉寅的功勞,他劉玄算個什麼東西,有什麼資格配稱皇帝?”劉玄聽後,想收買劉稷,封他為抗威將軍,劉稷拒不接受。劉玄要殺劉稷,遭到劉寅反對。劉玄一怒之下,便將劉寅、劉稷一起殺掉;爾後,為了斬草除根,便伺機將劉秀殺掉。
劉玄為找借口,便派人去對劉秀宣布詔書說:“太常偏將軍劉秀英勇善戰,特封為破虜大將軍,武信侯。”還沒等劉秀謝恩,接著又宣布說:“大司徒劉寅,一向圖謀不軌,常有抗帝之意,所以把他殺了。”以此來試探劉秀的反應,如稍有恨意,便就地將其正法。
劉秀是何等聰明,對劉玄的這點用意怎能不知?小不忍則亂大謀。劉秀聽完詔書後,極力克製住內心的殺兄之恨,慌忙磕頭謝恩說:“陛下賞罰甚明。我建功微小,不值一提,皇上如此嘉獎,秀實在受之有愧。兄劉寅素有反意,我也常勸他野心必斃,但他就是不聽,發展到今天刑及其身,實在是罪有應得。”劉秀一席話語,表現得十分真誠,不要說報信宣詔之人深信不疑,就連他的部下也都信以為真,無不為劉秀的大義滅親之舉感動得流下眼淚。
宣旨人走後,劉秀回到帳內,關緊房門,便捶胸大哭,恨得咬牙切齒地說:“殺兄之仇不報,還配做人!”但在第二天,他又立即跑到劉玄住處,言必稱陛下,口必言皇恩浩蕩,絕不提昆陽大捷之功。既顯得十分恭謹,又表現得粗獷大度,平時談吐不透半點哀痛意,也不為劉寅服喪,飲食談笑和平常一樣。
劉秀“以小忍成大謀”的表演,終於使劉玄解除了猜忌,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以為劉秀真的忠於他。三個月以後,劉秀以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的身份被派往河北。從此,劉秀便擺脫了劉玄的監視和控製,迅速招兵買馬,網羅人才,擴充實力。他在到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發展到十餘萬人,有了一大批既能征慣戰,又對其忠心耿耿的戰將,使其很快具備了和劉玄抗衡的力量。之後便公開和劉玄分道揚鑣了。
劉寅易於喜怒,專橫跋扈,鋒芒外露,成了劉玄的刀下之鬼。劉秀性格內向,事不外露,城府深沉,容忍一時而不亂大謀。當劉寅被殺的消息傳來時,劉秀為避免過早與劉玄發生正麵衝突,極力克製自己,立即從出征的戰場趕來當麵向劉玄謝罪。他對自己所立戰功隻字不提,而且深深引自責,也不為其兄服喪,飲食言笑如同平常,毫無喪兄之痛的表示。這
成功的韜晦表演,終於使劉秀轉危為安、逢凶化吉,不僅沒有受到牽連。反而加官晉爵,為其以後建立東漢王朝保存了實力,最終成就了東漢王朝的統一大業。
越王勾踐也是忍耐的高手,在絕境中他不惜臥薪嚐膽,忍辱偷生,直到有利時機的出現。
春秋未年,吳越兩國軍隊展開激戰,結果越國被打得大敗,越王勾踐隻帶了五千殘兵敗將逃到會稽山。吳兵又層層圍攻,勾踐無奈,隻得聽從大夫範蠡的勸告向吳王夫差投降:“勾踐情願為大王做臣子,而我的妻子也願意為大王做妾。”吳王夫差尚存絲仁慈之心,缺乏猛追窮寇、斬草除根的決心,見越王如此謙卑,就不顧大夫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於是,勾踐帶著妻子來到吳國。
想當初,越王夫婦二人是何等的尊貴,而現在卻穿著打工的短衫布裙,幹著養馬除糞的粗活,而且一千就是三年,毫無怨恨之意。這一切,都被夫差看在眼裏。夫差認為勾踐表現得不錯,能悔過自新,於是,也就放鬆了對他的管製。
後來夫差得了一場重病,過了三個月還未痊愈。勾踐聽說了這件事後,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可用之機,於是在夫差召見時,跪在地上,請夫差讓他“嚐嚐大王的糞便,以判斷病情。說著,便用手撈起夫差的糞便,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過了一會兒後,勾踐忽然滿臉笑容,大聲說道:“囚臣勾踐再次恭賀大王,大王的病馬上就要好轉了。”夫差聽了,將信將疑,問道:“你怎麼能知道呢?”勾踐回答道:“臣過去曾師從名醫,對如何從糞便觀察病情頗有研究,凡糞便的氣味與節氣相順,就無大病。如今大王的糞便其味酸苦,順應了春夏之氣,由此可知大王的病很快就會好轉。”夫差聽後十分感動,情不自禁地稱讚起勾踐:“你真是一個好人!”於是就讓勾踐搬到宮中居住,勾踐終於如願以償。
範蠡又用重金買通夫差身邊的侍臣,向吳王進獻絕代佳人西施。夫差見了西施,頓時神魂顛倒,於是投桃報李,特赦勾踐。勾踐回到了越國,刻苦自勵,立誌複國。他叫文仲管理政治,範蠡訓練軍隊,號召全國人民,發憤圖強,準備以十年的時間獎勵生養、積聚財物,並在這十年之中,加緊教育、訓練軍民,即所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計劃十年後打敗吳國。勾踐為了堅持鍛煉自己的鬥誌,不忘國恥,不睡好床,而睡在柴薪上,飯前總要嚐下苦膽,以激勵自己發憤圖強。這就叫“臥薪嚐膽”。
功夫不負苦心人,沒出十年,越國就發展壯大了起來。隻一仗越國就打敗了吳國。又過了幾年,勾踐帶著文仲、範蠡親自率領大軍進攻吳國。吳軍大敗,夫差逃到姑蘇山(在今江蘇蘇州西南),派大夫公孫雄赴越求和。勾踐不願重蹈夫差縱虎為患的覆轍,隻同意保留夫差一條性命。夫差愧恨交加,伏劍自殺。這樣,勾踐就取代吳王夫差,成了新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