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5篇詩歌,又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沿用至今。
關於《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首篇。“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根據音樂的不同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三種《詩經》的表現手法。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純文學的專著,它開啟了中國詩敘事、抒情的內涵,被稱為“純文學之祖”;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確定了中國詩的修辭原則及押韻原則,被稱為“總集之祖”、“詩歌之祖”;它所代表的區域是黃河流域,被稱為“北方文學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