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3:劉教授,您好。我對於您舉的Boss的例子不是很認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Boss的品牌定位可能在於購買它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同時也實現一種個人的意念,更多的體現它的精神層麵。比如說,它體現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如果Boss把價格降到兩三千塊,能買得起雅戈爾的人也能買得起Boss,原本的Boss消費者可能就覺得自己的身份被貶低,短期來說它可能會打垮雅戈爾,但是長期對於自己的品牌來說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不知道我這樣說,您有沒有什麼覺得不認同。
劉曉剛:剛才我說的是假設,我是說如果Boss被逼急了,現在它不急,因為它的利潤空間很大,國外的很多品牌都是在中國加工的。如果被逼急了,它的利潤空間大大被中國品牌擠壓的時候、沒辦法生存的時候,要與你一搏,就會放下身價,顯然對自己的品牌增長確實是不利的,如果放下身價而本土品牌又撐不住那麼多年的時候,它還是活下來了,國內很多跟它競爭的品牌卻死掉了。我這隻是一個比喻,這個事情發生的概率很低,但是真的拚價格,中國的企業是很危險的。
提問4:劉教授,您好。您剛才提倡大家眼高手低,可能我們學生在地方高校上很多文化或者技術上麵不如其他高校,但是我們老師很注重培養我們提高眼界和自身創新方麵。
然後,您又說現在在地方高校不應該做創新類的東西,我想如果提高眼界就是讓我們把自己的眼界開闊到專業技能創新方麵,老師也教導我們一定要在創新上麵下工夫,這也是服裝行業必需的和欠缺的地方。我想說,如果我們地方高校不把這些運用到創新上,那麼,我們服裝設計應該在哪裏才能運用?
劉曉剛:我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容易受到攻擊,我的觀點往往和主流媒體提倡的是不一樣,很多人不這麼認為。我說的眼高手低,學校的生活隻有四年,有效的時間大概隻有三年,在這個時間裏麵你要成為一個人才是不可能的,三年時間不可能把你培養成一個馬上獨當一麵的人。在有限的時間裏麵還不如把眼界提高,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以後,把眼界提高。
我說的並不是純的理論貶低技術,它有一個比喻的問題,每個人的看法是不同的。眼界提高起碼能看得明白東西的好壞,做服裝你審美的趣味在哪?不要搞出來的東西工藝非常精,東西很土,那是賣不掉的,寧可品位很高技術差一點還能買賣。
那麼,地方院校也好,其他的院校也好,每個院校的背景情況不一樣,隻能說在你們本來這個學科的基礎上盡可能去拔高。具體來說,多開一些能夠提高口味的、提高眼界審美這方麵的課程,可能學生眼界會拔高一點,就怕兩眼一抹黑,看不到東西。現在好就好在,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靠學校,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自己的,比如說網絡,運用網絡來學習,這與十年、二十年前發生很大的改變。
學生如果比較主動性的學習,可以通過一些第二課堂、網絡課堂等等開拓自己的眼界。
李運河教授:我們換個頻道,剛才同學們提了好幾個問題,有柔和的,有尖銳的。我們的劉老師睿智的做了很好的回答。接下來,我們的老師們有沒有什麼問題進行交流?
老師甲:我想劉院長在聯合辦學還有國際合作這方麵做出了很多成績,在這方麵提出兩個問題:
1.您說的校企互動,您說是形成一種新一輪的互動。服裝教育三十年走過來,經曆過精英和大眾的教育。我們因為社會行業背景比較好,在校企合作這一塊也做了一些嚐試。
像今天晚上的畢業設計展是企業讚助的形式,還有一些大賽、一些課程方麵有一些改革、互動。但是,我想平民的水平可能還是不行的,我想問一下劉院長怎麼能夠深人進這方麵的互動?因為您剛才也講過要為企業做事,我們怎樣為企業做事,怎樣互動更深人的進行開展好?當然,目的是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