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就各位之後,由鹿仲麟出麵,聯名57名反蔣派將領在3月中旬發出討蔣通電,並擁閻錫山為總司令,並將李宗仁、馮玉祥、張學良列為副總司令。此後在4月,各派頭目除了張學良之外,紛紛宣誓就職,分撥已定之後,中原大戰就此拉開帷幕。戰略部署是桂係李宗仁出桂攻湘,西北軍鹿仲麟由陝西出潼關進伐河南,晉係閻錫山兵出河北,進取山東,當然還有石友三攜晉係會攻濟南——但是石友三為人如此,不提也罷。
話說中原大戰一開始,反蔣同盟就頗顯出了勢如破竹的勁頭,桂係在湖南節節勝利,馮閻也在北方風生水起,老蔣的局麵一度相當被動。話說如今的廣西本已是亂作一團,李宗仁複出後的政績工程攻粵之戰半路下馬,不但沒有占領廣東的片土寸地,反而還讓粵軍進了廣西——雖然粵軍也無力再進;而中共此時也湊熱鬧,在鄧小平、張雲逸以及李明瑞的鼓搗之下,廣東儼然成了中共肆虐的重災區,因此黃紹竑也隻得重操舊業,分力剿共。因此,桂係其實此時相當被動,不單有二陳粵軍和何鍵湘軍這樣的外部威脅,還麵臨著聲勢浩大的中共革命浪潮的衝擊,在這種形勢下,能怎麼辦呢?答案隻能是殺出血路,以攻為守。因此,李宗仁覺得困守廣西肯定無足大局,不如趁老蔣分心北方,率軍長途奔襲,攻取武漢與馮閻二人回師中原,這個提議得到了白崇禧和張發奎的支持,而黃紹竑雖然覺得此舉過於冒險,但也不好駁回老大的意思。
桂係攻湘到底能效果如何,其實這並不取決於桂係,而是取決於何鍵的態度,此時何鍵也很為難,雖說他蔣桂之戰中投靠了老蔣,但是此時中原大戰激戰正酣,而且反蔣同盟氣焰囂張,他也難以斷定雙方誰輸誰贏,既然如此,他就得想個兩全之策,既不得罪老蔣,也不結仇桂係。何鍵這樣的地方派當然是哪個豪強都不怎麼敢得罪,他也是基本采取牆頭草戰略,看哪邊最近比較牛,就主動倒向哪邊,蔣桂之戰倒向老蔣一邊便是如此,而如今呢,他算是遇到麻煩了,怎麼辦呢?何鍵的想法是既然勝負未知,那他就以保存實力為己任,不去觸桂係的黴頭。
因此,桂係在湖南的順利完全是何鍵自保戰略的結果,因此在攻湘戰役的開端,桂係基本沒碰到什麼實質性的抵抗。老蔣一看也著急啊,何鍵丫不積極,湖南就吃緊,因此他一方麵在湖南加強兵力,另一方麵也在做何鍵的思想工作,甚至將湖南的守軍全都交給他指揮,此時的何鍵方才有了些戰的意思。但無奈前麵懈怠太久,部隊早已失去戰心,而桂係又氣勢如虹,因此何鍵的積極並沒有能力挽狂瀾,在張發奎和白崇禧的指揮下,北伐時期屢建勳業的兩支部隊見神殺神,沒多久就克取長沙,占領嶽陽——此時的桂係算是出了口氣。
北方的情形雖與南方不盡相同,但進展卻如出一轍。老蔣在戰事初啟便將馮閻當成主要對手,兵力部署也主要針對二人,因此遇到的壓力也非桂係可比。不過,馮玉祥的西北軍也非浪得虛名,打仗勇猛凶悍是出了名的,再加上老馮對於老蔣有著極大的怨念,因此戰意很足,而有了氣勢,當然總會能取得些不俗的成績。雖說一開始老蔣還是用老招數策動了幾個人反水,但是馮玉祥畢竟久曆戰陣,迅速穩住陣腳,並集中兵力在平江線和隴海線大敗蔣軍。
而閻錫山此時也頗有些進取,因為在山東打阻擊的是韓複榘,韓複榘我們是知道的,雖說叛馮附蔣,但終究不願意為了老蔣而跟晉係真刀真槍地拚命。所以說,盡管晉係的戰鬥力委實有限,在民國也沒打過幾次漂亮仗,但是在中原大戰一開始,還有那麼些意思,至少還是比較應景地跟隨桂係和馮係奏響了凱歌,沒多久便占領了濟南,展示了盟主應有的風采。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反蔣聯盟一開始還是很有些力量的,老蔣也一度陷入了被動局麵,湖南、河南以及山東都失守了,而蘇北也麵臨著極大的壓力。但是我們要知道,反蔣聯盟其實並不如看上去的那麼強大,除了馮玉祥算是在初期遇到了真考驗,其餘兩個派係可都是因為守將怯戰而撿了便宜。桂係雖說打得轟轟烈烈,但其實存在極大的隱患——由於黃紹竑遲遲沒有能占領衡陽,導致在湖南的桂軍頗有孤軍深入之意,而此時的粵軍則追隨著桂係的腳步北上而來,而湖南守軍也在收攏部隊準備反撲,因此桂係的處境並不像表麵上看起來那麼風光。而晉係的閻錫山在作戰順利未遇強敵之時尚能與馮玉祥步調一致,但是如果蔣介石突然向晉係施壓呢?閻錫山果然有這個豁出命去跟老蔣搏一把的膽略?閻錫山可從來都不是亡命徒,他遇事喜歡留後路,而這一點正是晉係的最大軟肋,因為在戰場上拚殺靠的是破釜沉舟的勇力,而不是細致入微的盤算。因此,僅憑現在來斷定勝敗還為時尚早,中原大戰才剛剛起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