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中央勢力滲入雲南,龍雲擋不住,當龍雲發現自己擋不住之後,他果斷放棄了擁蔣派的假麵——他不再對老蔣曲意奉承,對各派反蔣勢力,他開始有意識地維護和接觸,他不再排斥中共,不去鎮壓反蔣運動,甚至,他還在1944年年底秘密加入民盟。總之,龍雲已經意識到自己在老蔣身邊時日無多,他在給自己找後路。龍雲的預感沒有問題,事實上,即便龍雲依然對老蔣百依百順,在中央軍入滇之後,他也會被毫無疑問地換馬。對於老蔣其人,龍雲雖談不上知根知底,但也基本沒看走眼。
滇西抗戰有驚無險,僵持兩年,日軍未能突破怒江,其後,中方軍隊開始反攻,並在1945年1月20日全麵收複滇西——抗戰走向尾聲的同時,龍雲對雲南的統治也在走向尾聲。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盧漢奉命率軍到越南受降,如此,雲南空虛;9月30日,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趁機發動兵變,10月2日,將昆明城內滇軍盡數繳械,發動“驅龍事變”,爾後免去龍雲本兼各職,並被挾往重慶,至此龍雲喪失了對雲南的控製。
龍雲是地方派,他所作所想,不論是對日搖擺,還是此前對蔣順從,抑或其後排斥中央,都隻是為了保住雲南王的位子。但是,老蔣的實力終究遠甚龍雲,在中央軍找到由頭入滇之後,龍雲便最終防無可防,隻是,龍雲會束手待斃嗎?
後路
龍雲當然不會束手待斃,打從中央軍入滇之日,龍雲大概就想到會有如此結局,既然臉皮已經撕破,他也不怕破罐破摔。龍雲被挾往重慶後,就決意魚死網破,他秘密聯絡在渝滇將,要求他們抗拒去東北作戰,保存實力,以圖良機。當然,滇軍不免還是去了東北,但是去東北的滇將卻對老蔣抽了記耳光。1946年5月31日,遼寧海城的滇軍第60軍184師師長潘朔端宣布投誠——而這支部隊就是抗戰中堅守禹王山的滇軍主力。窺一斑而見全豹,從中可見在龍雲的嫡係將領對國民黨中央政府的態度。
部眾如此,龍雲接著就倒黴了。老蔣自然不願再讓他回雲南,國民黨中央政府還都南京之後,龍雲便欲返雲南而不得。他被帶到了南京,而監視力度,隨著潘朔端起義,自然愈加強大。龍雲在南京步履艱難,受到監視自不多言,甚至所提要求也被一一駁回——要求去杭州遊覽,老蔣不允;欲去上海送獨生女出國留學,老蔣還是不允;1948年秋,國民黨中央政府在大陸處境不利,老蔣甚至欲將龍雲劫至台灣,所幸在美國人陳納德的幫助下,龍雲才脫離南京,乘船來到香港,並加入民革。龍雲來到香港後雖不免還是遭到老蔣耳目的監視,但已經放開手腳,跟共產黨的聯絡也不再躲躲藏藏,頻度也高了許多。當然,龍雲一如既往地對來自南京所謂共商國是的邀請加以拒絕,即便此時邀請他的同樣是反蔣先鋒——李宗仁。總之,龍雲自從被老蔣擼去權位之後,便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跟南京方麵劃清界限,準備加入統一戰線了。
龍雲被釜底抽薪之後,雲南如今是誰的地盤呢?答案是盧漢。盧漢跟龍雲是什麼關係,即便他上趕著跟老蔣去套近乎,老蔣能信他嗎?那他為什麼接替龍雲,當了雲南省省主席呢?其實事情非常簡單,龍雲在雲南待了18年,樹大根深,貿然派個不相幹的,想去雲南當大哥,他當得下去嗎?其實盧漢對老蔣玩這個政變也相當不憤,並將其稱為“小偷式政變”。但是彼時他在越南受降,等到他回來得知其事,木已成舟——當然,他是恍然大悟了,此前可能還認為老蔣讓他去受降是看得起他,給他麵子,畢竟受降是件很風光的事,但回來之後,就隻能想到一個詞了,調虎離山。
盧漢回來後,雲南代主席是李宗黃——一個親蔣分子。原本呢,老蔣是想直接讓李宗黃由副轉正的,但是不久後發現行不通,因為李宗黃根本控製不了局麵,尤其發生所謂“一二·一慘案”之後,李宗黃在雲南各界就成了過街老鼠。我們知道,抗戰時平津被占,一批高校如北大、清華、南開等遷往西南,成立了西南聯合大學——昆明正是西南聯大的校址。學生們愛幹什麼呢?無非是發發牢騷。李宗黃倒也不含糊,直接鎮壓,但是學生總是沒錯的。於是,李宗黃就成了輿論口誅筆伐的靶子,老蔣見狀,也隻能丟車保帥,將其解職完事。李宗黃被解了職,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選替代,於是,盧漢這個原本要被放棄的龍雲舊部就趕鴨子上架,當上了雲南省省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