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新桂係篇(18)(1 / 3)

改組派這幫人一味隻想把水攪渾,壓根就不問成敗,俞作柏和李明瑞二人沾上了這些貨,聽了這些餿主意,也是活該倒黴了。俞作柏和李明瑞倒了黴,廣西群龍無首,乃再度陷入混亂,老蔣新命的廣西省主席呂煥炎顯然控製不了大局,引粵軍入桂更是捅了馬蜂窩,於是,新桂係舊屬得以喊出李宗仁複出的口號,於是,在香港和西貢都待不下去了的李宗仁否極泰來,居然拿到了收拾舊山河的機會。李宗仁回歸是大勢所趨,改組派這幫汪係政客雖然還念著當年互相較勁的舊怨,但老蔣這個共同敵人擺在眼前,也不容他們繼續纏鬥,所以,改組派決定擯除舊怨,要跟李宗仁等人重歸於好,共謀抗蔣了。11月,唐生智牽線搭橋——不要奇怪,唐生智跟俞作柏一樣,複出之後就翻臉不認人,此時跟改組派打得火熱,又恢複了往日反蔣急先鋒的麵目,汪精衛跟黃紹竑在香港會麵,所談內容,也無非就是些所謂護黨救國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反蔣。新桂係和汪係從特委會開始較勁,及至張黃廣州事變鬧到水火不容,如今這對仇敵卻變得如膠似漆,卿卿我我,此間玄機,也無非證明了所謂“政治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而隻有永恒的利益”這樣的套話了。

當然,李宗仁雖然複出,但家底都折騰幹淨了,廣西內部也一時之間難複舊觀,即便有張發奎的加入,但也是杯水車薪,改組派雖能折騰,但畢竟也隻會折騰,一沒兵二沒槍,算來算去隻有一張嘴,出的還盡是餿主意,要靠這種等級的幫手來對抗如日中天的蔣介石,實在是以卵擊石。事實上,別說是蔣介石,光是廣東的陳濟棠和湖南的何鍵,就夠落架鳳凰不如雞的李宗仁受得了,複出後的新桂係第一個目標就是廣東,其目的自然也就是擺脫右翼的威脅——當然,不管是汪精衛還是張發奎,都早將廣東視為囊中之物了。

剛開始還是馬馬虎虎,陳濟棠和陳銘樞以保存實力避敵鋒芒,率部退出廣西,並集中重心在西江下遊,而後老蔣見局勢不利,令何應欽入穗助陣,並派出數師入粵作戰,而後局勢立顯逆轉。攻粵的主力是張發奎,此公是員猛將,但猛則猛矣,卻失之計較,一味逞勇鬥狠,還不願讓新桂係幫忙——當然主要應該是考慮不讓桂係染指廣東,最後自然不用說,孤軍深入的張發奎被粵軍反擊得手,傷亡逾半,李宗仁見此,也隻好整頓部隊意欲退往梧州,要命的是,梧州還被粵軍蔡廷鍇部先行占領,此次攻粵的窘境也是可想而知了。前線局勢不利,後麵也不太平,被李宗仁複出攪黃了權位的呂煥炎就不爽,在玉林通電赴任,並策動黃權、蒙誌二師長倒戈,好在李宗仁當機立斷,將二人革職,這才免去了後院起火之憂,並隨即令張發奎和黃紹竑各率一部鎮壓呂煥炎叛部。結局自然沒得講,選錯了地方,又沒能如願策反的呂煥炎一敗再敗,最後逃到了廣州。張發奎和黃紹竑這去鎮壓呂煥炎,難免就耽誤了戰機,導致前一段還數勝粵軍的白崇禧孤立無援,吃了鱉,最後相持於貴縣。

新桂係光跟粵軍交戰就已經是焦頭爛額了,複出的李宗仁可不隻有粵軍這一個對手,西麵的龍雲、南麵的何鍵都虎視眈眈,龍雲倒還在醞釀,而何鍵則幹脆已經舉兵入境,直逼桂林了,眼看著李宗仁這次複出堅持不了多久又要完蛋,總算運氣來了,原因是,如今民國唯一能跟老蔣扳腕子的閻錫山終於發話了。

死中難求活

改組派這幫唯恐天下不亂就愛把水攪渾的攪屎棍們跟這攪和半天,卻發現民國的天還是蔣介石的天,他們壓根就沒一丁點的機會給翻過來。瞧瞧改組派煽動的這些人:馮玉祥最早被逼上梁山,結果親信愛將韓複榘和石友三相繼反水,下野之後跑去閻錫山那邊搬救兵,結果,人都被扣住了,還說啥別的?然後是俞作柏和李明瑞,硬是要打腫臉充胖子,出頭充大個,反蔣的大旗那麼好扛嗎?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結果沒等老蔣親自出手,光就廣東的一個陳濟棠就把他們收拾了。接下來是新桂係,新桂係倒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倒也不能說什麼,但是粵桂之戰的狼狽也是不用說的,如今甚至還有被粵湘滇三麵包圍之勢,實在是搞不動了。最後行動的是唐生智和石友三——別奇怪,石友三跟他的老主子馮玉祥比那就是青出於藍,累計倒戈13次,人稱倒戈將軍,叛馮投蔣,然後再叛蔣投汪,實在是無足為怪,然而這兩人的下場是啥呢?沒有任何懸念,石友三又倒戈了,在老蔣恩威並施之下,本來還信誓旦旦要護黨救國反蔣到底的石友三半道撤板,結果唐生智直接跌了個狗吃屎,被蔣介石抓住一頓海扁,好不容易複出一把,還沒滿半年呢,又隻能去海外流亡了。改組派折騰這麼大半天,啥都沒折騰出來,反而被老蔣輕鬆地各個擊破。要命的是,老蔣壓根還沒發力,情況明擺著,光靠改組派這幫隻會喊口號的政客,跟老蔣對抗那是蚍蜉撼樹,所以,民國的反蔣大旗,改組派是扛不動的,所謂能者居之,如今有這個能耐的隻剩下了閻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