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很寂寞,為了排解寂寞,他打算出去散散心,走走看看,為此他屢次向蔣介石提出要出國,要出京,要去前線,而蔣介石都無一例外地打了回來。最後,李宗仁總算想出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要去交接北平行轅的工作,蔣介石這才沒有攔阻——其實北平行轅這破工作有什麼好交接的?李宗仁去北平當然不是去交接什麼工作,而是去會朋友的。在6月抵達北平之後,他跟當時華北軍政的一把手傅作義多次交談,交換對時局的意見,而傅作義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他的悲觀情緒,此外,李宗仁多次約請在北平的社會賢達聚會暢談,同時,李宗仁還跟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有所接觸。李宗仁在北平活動頻繁,當然大大犯了蔣介石的忌諱,於是,蔣介石就給我們再度展示了他的氣量。
8月,彼時已經回到南京的李宗仁突然接到長兄德明在桂林病歿的消息,兄長過世,那李宗仁這個做兄弟的該不該回去奔喪?結果李宗仁去向蔣介石請假,說要回去吊喪,蔣介石卻死活也不同意,最後冒出一句“嫂夫人很能幹,讓嫂夫人去料理好了”。蔣介石啥心思,大家想必都了解,他是怕縱虎歸山,不願李宗仁在廣西搞什麼把戲,但是,甭管李宗仁會不會在廣西搞把戲,當兄弟的有沒有義務回去奔喪?這事說到天邊去,也沒蔣介石的道理啊。更氣人的是,蔣介石關於嫂夫人那句評語話裏有話,好像在諷刺郭德潔在副總統競選期間過於“能幹”,不讓人奔喪也罷了,還冒了這麼句酸話,蔣介石這氣量未免也太狹隘。這也無怪李宗仁在回憶錄裏慨歎:“自思我身為副總統,在中國真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但是先兄去世,我連吊喪的自由都沒有呀!”
蔣介石的心思再明顯不過,李宗仁和白崇禧這一主一副兩員桂係主將雙雙在寧,考慮到桂係曾有過逼宮的前科,而如今國共內戰的形勢說實在對他也已然不利,他當然擔心桂係會在適當時候再度上演北伐那一幕,為了防患於未然,蔣介石自然不得不先下手為強,把李宗仁和白崇禧拆開來擺。白崇禧當然知道蔣介石是什麼意思,因此是一肚子的不滿意,為此他直接跑到上海,堅不赴命,行前還邀請李宗仁到他家吃飯,向其表明了他的態度。要照蔣介石平日的性格,白崇禧這麼公開跟他頂牛,他一準借勢把白崇禧給辦了,但是,如今的蔣介石卻壓根沒那麼幹,不但讓上海方麵友情款待白崇禧,還讓黃劭竑去勸說白崇禧,說自己這麼幹沒別的意思,隻是出於軍事需要和將士渴望,還望健生早日赴任雲雲。蔣介石對白崇禧如此客氣,其實道理簡單得很——內戰局勢如斯,不用不行啊。
本來蔣介石似乎對國共內戰的前景自信滿滿,還曾揚言要在一年內擺平中共,結果,先是全麵進攻受挫——劉峙指揮20餘萬大軍,將中原共軍6萬餘人圍在宣化店周邊方圓百裏的地區,最後竟硬生生被中共搞了個中原突圍,實事求是講,中原突圍中共損失算得上慘重,但是大包圍態勢如此,兵力差距如此懸殊,取得這點成績值得驕傲?這還沒完,在共軍撤入山區之後,國民黨儼然回到了蘇區圍剿時代,真可謂是噩夢重演,中共以運動戰的老手段讓國民黨苦不堪言,整整八個月,國民黨生生損失了70萬兵力,全麵進攻遂告失敗。
後是重點進攻打了個稀裏糊塗,我們的胡宗南將軍領著20餘萬大軍進攻陝北,結果到處撲空也就罷了,他居然還有臉在占了個延安空城之後謊報軍功說自己俘敵5萬人。而進攻山東的國民黨則有60萬之眾,戰略也不能說不對,至少我軍慣用的遊擊戰在國軍齊頭並進的形勢下沒了用武之地,但是不巧的是,國軍碰上了真正的硬茬子——粟裕。粟裕決定以暴製暴,幹脆以大兵團決戰的方式來玩,結果就導致孟良崮一戰在抗戰中揚名立萬的國軍精銳中的精銳整編74師全軍覆沒,不用說,重點進攻遭遇重挫。
國軍集重兵重點進攻陝北和山東,屢屢受挫之外,還在廣大後方留下了真空,於是就給了中共機會: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強渡黃河,千裏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如此一來,國民黨南線軍隊近半被這三支部隊所牽製,而在廣大北方,國軍則陷入了戰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