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女人被吸引住了,常常會對對方指畫——不是明顯用手指,而是不動聲色、充滿誘惑地用他們的眼睛、手臂、腿、腳及其腳尖來指。他們指著對方,然後將之從人群中挑選出來,似乎是想無意識地暗示對對方的興趣,向在場的人清晰表達他們的意圖,這也充當了無意識的指示器作用。
那麼,當他們用身體語言表達出了這種信號時,你能夠識別出來嗎?
兩性信號的發生背景
無論在什麼時間研究兩性身體語言,你必須把事情所發生的一切背景都要納入考慮範圍。
環境因素,尤其是溫度,可以強烈地影響到我們的身體語言——比如說,在冷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交叉雙臂抱著自己。你喜歡的人擺出了貌似防禦的交叉雙臂的姿勢,可能不過是因為他(她)快要凍死了!在那些要求人們采用僵硬姿勢的正式社交場合中,隨意的人際交往將會很困難。緊身的或者異常精美的衣物也會約束自然的身體動作。
“我愛你”的兩種姿勢
如果我們被別人所吸引,通常是出於兩種主要原因:要不就是我們認為雙方之間有相似性,要不就是我們期望互補。相似性看法認為:最吸引我們的人在很多方麵都跟我們很相似:從外表、身高、個性、背景,到音樂愛好、信仰乃至星座特征,你能想到的都有。情侶之間越默契,他們就越會想著去共享兩人的空間,共同建立長期的關係。兩性關係長期研究者凱西·丘伯將之稱為“相似孕育滿意”。
互補性理論則表明:我們尋求的伴侶身上具有我們所沒有的特性,與我們互補的人形成關係,我們就會變得“完整”。這會使我們形成依賴的關係,從而把無法承受的壓力加在一方或雙方身上。
最理想的情況大概就是這兩種相差甚遠的狀況結合起來——“相似性”和“差異性”之間的過渡狀態是人類狀況的主要特征。麵對無數充滿矛盾的事物,我們都在努力尋求解決以達至滿意。然而,在浪漫邂逅的早期階段,我們都是習慣性地強調相似性。這可以通過兩種形式表現出來:第一是姿勢的重複,第二是模仿行為。
姿勢重複指的是一個人做出某一種身體姿勢,另一個人便會相應地跟著做,在5~50秒以內擺出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樣的姿勢。如果你注意到某人重複了你的姿勢,你便可以肯定他們跟你在一起很自在,還可能被你吸引住呢!你可以故意改變你的身體姿勢,看看他們是否也跟著改變自己的姿勢,以此來測試一下他們對“像你一樣”有多感興趣。他們越是跟隨你改變,就表示對你越“有意思”。
而在你跟隨對方時,如果你一跟隨,對方就不斷改變姿勢,他們可能在不自覺地向你發出“不感興趣”的信息,或者表示:“你太急進了,請你放慢一點兒。”無論如何,你從身體上到身體語言上都要後退,讓熱情降降溫。
事實上,最好的應對方法是不依樣畫葫蘆地重複對方的姿勢。無需完完全全的重複而顯示出同樣的姿勢,這樣你就能捕捉到對方姿勢中的神韻了。這就不是簡單的姿勢重複,而是趨向於模仿了。
研究表明,不論是深愛的情侶,還是相識已久的親密朋友,他們都會自動地培養起協調哪怕最小的動作的能力,模仿對方細微的臉部抽動、點頭和眨眼、嘴唇的顫動、說話的語氣和腔調、語速、輕輕的點頭或搖頭、乃至細微的肩膀聳動、手勢和非言語的聲音。他們不僅可能會下意識地跟朋友或愛人同時伸出手去拿飲料,還會一起咂嘴,一起發出對杯中物表示讚賞的呼吸聲。
模仿有兩種主要方式:完全模仿和半模仿。如果你跟同伴麵對麵而坐,他們把右肘擱在桌上,你可以把左肘擱上去以配合同伴的右肘(完全模仿),或者把你的右肘擱在桌上(半模仿)。選擇哪一種取決於你周圍的環境。如果進餐時相對而坐,情侶可能會同時用右手拿筷子把食物送進嘴裏,這是半模仿。如果他們並肩站在吧台旁,用完全模仿的動作會更容易,也是更有效的身體語言上的兩性信號。
兩性身體語言會受到這兩方麵的顯著影響:我們跟別人之間的距離,以及我們的私人空間被侵犯的程度。男性通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一個女性逼到角落或壓在吧台邊上,從而來壓製她。設置障礙的巧妙之處在於:你可以在你的周圍和你試圖誘惑的人之間設立邊界,從而來創造一個隱秘而安全的避風港。很多已確立關係的愛侶會做得很明顯,他們挽著手臂,或者拉起衣服,形成一個小小的帳篷,然後在裏邊親吻和擁抱,甚至隻是用那纏綿的眼神就會使世上的一切隱遁無形。在他們的世界裏,愛侶們會忘卻一切,隻因對方的眼神而癡狂。
利用身體來作盾牌,我們就可以成功設置障礙,保護我們所渴求的對象,也回絕了任何潛在的掠奪者或競爭對手。這在派對或非正式的社交聚會場合上尤其重要,在那些場合裏,男人追求女伴時尤其富有競爭性和雄心。這並不是說女性就沒有競爭意識,她們隻不過是傾向於運用攻擊性較弱的風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