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中奏折》
1927年3月,春天已經來到日本這個島國。此時正值櫻花爛漫的季節,整個島上鳥語花香。但是,任憑大自然如何美麗,也無法掩蓋日本經濟上的蕭條。就在這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好季節裏,東京渡邊銀行淒淒慘慘地停業,由此拉開了日本銀行歇業的帷幕。向銀行提取存款的風潮隨之席卷了日本全島,30多家銀行關閉,日本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頓時,美好的春天在這個國家裏變得黯然失色了。經濟上的不穩定導致了政治上的動蕩不安,日本反對黨政友會乘機倒閣。1927年3月20日,政友會總裁田中義一受命組閣,侵華的“積極政策”隨之應運而生。
田中義一,1863年出生於日本長州藩荻,其父是一位藩主的護衛。
1883年,田中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894年參加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期間擔任“滿洲軍”參謀,1910年晉升為少將,後來又升為大將。在中國東北待了一段時間後,田中於1913年出籠了《滯滿所感》的冊子,宣稱“大陸擴張乃日本民族生存的首要條件”,竭其所能地鼓吹日本應當伸展國運,積極開拓疆土,向中國“滿洲”移民,進而敦促日本政府“必須確定經營滿蒙的大方針”,實現以大日本為中心的國策。
1927年6月27日,在日本東京霞之崎外務大臣官邸,一群強盜正襟危坐,在此召開“東方會議”。外務省次官森恪主持會議,此人積極主張對華實行“強硬外交”,強調“日本應當確保滿洲”,以實施“大陸政策”。
田中在會議結束時發出《對華政策綱領》的訓令,聲稱“:關於滿蒙,特別是東3省,由於在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重大的利害關係……作為接壤的鄰邦,不能不負有特殊的責任。”
日本要侵占東北,自然牽涉到東北王張作霖。於是,會上有人提出,對於張作霖怎麼辦?田中回答說:給予張作霖以“適當的支持”。但是,其條件是“他能尊重我國在滿蒙的特殊地位”。
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說:“如此重大的方針,一旦付諸實施,必須估計到將會引起世界戰爭”,尤其有可能同蘇聯發生衝突,於是,他擔心地問田中:“閣下有這樣的決心和準備嗎?”
“我有這樣的決心。”“以後不致發生動搖吧?”武藤仍然不放心地問道。“沒問題,我已經下了決心。”田中說得非常肯定。
武藤拍拍胸脯說:“政府既然有足夠的決心和準備,我沒有什麼可說的。什麼時候命令一下,我執行政策就是了。”
“東方會議”結束不久,7月25日,日本天皇便收到了田中的奏折,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田中奏折》。這份題為《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的奏折說:“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為此,田中強調,日本要千方百計取得“滿蒙”的土地商租權、鐵路建築權、礦權、林權、對外貿易權和金融權,日本人應能自由出入“滿蒙”,並且派軍人秘密進入蒙古,控製舊王公。田中估計到“,大陸政策”一旦推行,日本難免“不與美一戰”,而且他還預測:“在最近將來在北滿地方必與赤俄衝突。”
《對華政策綱領》和《田中奏折》的相繼出台,預示著一場血雨腥風就要席卷中國東北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