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江橋抗戰
日軍在轟炸錦州後,又出兵黑龍江,直指省會齊齊哈爾。日軍沿平齊鐵路線北進,唯一的咽喉要道是鬆花江上遊一大支流上的嫩江大鐵橋。此處是阻扼日軍的要塞。1931年10月13日,漢奸張海鵬派徐景隆率3個團從白城子出發向江橋進犯,15日到達泰來,日軍飛機還飛抵黑龍江上空助威。16日拂曉,敵軍進抵江橋南端,與黑龍江守軍發生激烈戰鬥,敵3個團在守軍的反擊下傷亡慘重,全部潰退,在江橋以南地區與守軍形成對峙。守軍遂將江橋破壞3孔,阻止日軍再犯。
10月16日,張學良任命馬占山代理黑龍江省主席、軍事總指揮。馬占山因其個頭矮小,人稱“馬小個子”。人長得瘦削,蓄著八字胡,一副很有特色的“泥鰍相”。接到電令後,馬占山立即從黑河晝夜兼程前往省城,於19日經哈爾濱到達齊齊哈爾,20日上午就任黑龍江省代主席,並宣布成立黑龍江軍臨時總指揮部,以便統一指揮。馬占山任總指揮,以副司令公署參謀長謝珂任副指揮。10月22日,馬占山以黑龍江省政府主席的名義發表了《抵抗宣言》:當此國家多難之秋,3省已亡其2,稍有人心者,莫不臥薪嚐膽,誓救危亡,雖我黑龍江一隅,尚稱一片淨土,……凡侵入我江省境者,誓必決一死戰!
馬占山上任後,聽取了有關江橋作戰情況報告。他迅速調整了部署:委任樸炳珊為黑龍江省城警備司令,以加強省城防衛;任命王南屏為黑河警備司令;將東北屯墾軍3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1個炮兵營編為步兵第一旅,開往大興以南布防。原寧安公安總隊長劉萬魁率所部1000餘人,於15日在寧安以西接受整編,編為自衛軍第五獨立團。關東軍在張海鵬叛軍被打敗之後打算直接出兵,把中國軍隊破壞嫩江橋作為借口,以洮昂路的修建有日本的投資為理由,決定以第二師團第十六聯隊步、炮各1個大隊和1個工兵中隊組成嫩江支隊,在獨立飛行第八中隊協助下,以武力掩護修橋,以挑起事端,乘機發動進攻。但是,由於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對蘇聯有所顧忌,因而不同意關東軍的進攻。金穀範三電令關東軍:“為修江橋,可以出動。但如向遠離嫩江的北滿出兵,無論有何項理由,非經我批準,都不許出兵。”然而,10月29日,蘇聯副外交人民委員加拉罕向日本聲明,蘇聯對交戰雙方都不提供任何支持、采取“嚴格的不幹涉政策”。日本參謀本部在摸清莫斯科的底牌之後,立即改變了以前的態度,同意關東軍在馬占山拒絕撤出齊齊哈爾時可以采取“認為必要的自主行動”。
11月2日,關東軍第二師團長多門被任命為江橋戰鬥總指揮。當天,本莊繁下令齊齊哈爾日本特務機關長林義秀向馬占山發出最後通牒:嫩江橋不得為戰術上使用,至11月3日中午前,南北兩軍由橋梁撤退10公裏以外地區,在日軍修橋完竣之前不得侵入該地域;如不接受上述要求或妨礙修理者,認為對日軍有敵意,即行使武力。
這天下午,日軍開始炮擊馬占山部陣地,遭到馬占山部的還擊。11月4日一大早,嫩江平原上大霧彌漫,關東軍第二師團“嫩江支隊”六七百人悄悄地向嫩江橋陣地摸來。等到日軍離陣地隻有100米遠的時候,隨著一聲令下,中國士兵向日軍猛烈射擊。戰至中午,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又一次發起進攻。中國軍隊以大炮轟擊,日軍死傷累累。激戰多時,日軍招架不住,開始潰退。這時,早已埋伏在江邊的中國士兵進行阻擊,日軍無路可逃,慌亂中,有的跳到江裏,有的滑進沼澤。於是,日軍又調來援兵。當援兵剛剛走到橋上時,就遭到中國軍隊的一陣痛打。到晚上8時,日軍的進攻勢頭被打退。陣地上,到處都是日軍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