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隻想看看烽火能不能討得自己的愛妃一笑,於是想也沒有想就下令點火,一時之間,鑼鼓震地,火光衝天,狼煙四起。各路諸侯見到狼煙忽起以為犬戎進犯,於是紛紛帶領人馬一路馳奔增援。氣喘籲籲的諸侯們飛奔到驪山的時候,卻發現除了狼煙之外,並沒有外敵進犯的跡象,倒是鼓樂悠悠,絲竹聲聲,幽王正與褒姒推杯換盞,一副歌舞升平之象,進犯之敵何在?正在納悶之際,幽王慢慢悠悠地說:“感謝各位,非常幸運的是,今天並無外敵進犯,勞煩各位了,大家都請回吧。”諸侯們氣不打一處來,紛紛偃旗收兵,憤然離去。褒姒憑欄觀望那些敢怒不敢言的諸侯們,臉上綻放了笑容。看到褒姒的笑臉,幽王說道:“愛妃真是一笑百媚生啊!虢石父大功一件,賞賜千金。”真是“可憐列國奔馳苦,隻博褒妃笑一場”!
西周滅亡
申後的父親申侯聽說女兒、外孫被廢黜,於是向幽王進諫,希望幽王收回成命,恢複伯臼與申後的尊位,並告誡幽王:“夏桀寵喜而夏亡,紂王寵幸妲己而商亡,今天大王專寵褒姒一人,不顧夫婦之義。父子之情而廢嫡立庶,恐怕將危及江山社稷的安穩,長此下去,桀紂之事恐怕不遠了。”
幽王已經色迷心竅,怎麼還會想到江山社稷,申侯的上疏讓他狂怒不已,又有虢石父添油加醋道:“申侯已經有了謀叛之心,大王應該發兵討伐。”於是幽王令虢石父領兵討伐申國。申侯在鎬京的探子報知申侯,幽王將討伐申國。申侯驚慌失措,國小兵弱怎能抵擋住大軍的征討?有人建議申侯向西戎求援,於是申侯修書一封給戎主,並許諾鎬京告破之日,國庫中的金帛悉數歸戎主。西戎對周朝虎視眈眈已非一日,申侯的邀請也是西戎求之不得的。周幽王十一年(前771),西戎發兵數萬,偕同申國之兵浩浩蕩蕩地開往鎬京,將鎬京圍得水泄不通。
這次輪到幽王驚慌失措了,自己的兵馬未動,卻被敵人圍困,如何是好呢?虢石父獻計:“大王應該燃起驪山的烽火台,當烽煙四起之時,各路諸侯定會飛馬馳援,到時裏應外合一舉消滅戎兵和申侯。”
驪山的烽火台又燃起了滾滾狼煙,但是諸侯國沒有一個前來增援的,怒氣未消的諸侯們怎麼還會為了一個女人的歡笑而忙活呢?身居高位的諸侯怎能被人拿來當做笑柄呢?戎兵日夜攻城,而援兵卻不見蹤影,幽王命令虢石父領兵試探敵軍強弱,虢石父哪是能征善戰之將?結果他剛剛出師就一命嗚呼。
不消幾日,鎬京城破,幽王攜帶褒姒與伯服逃往驪山,驪山烽火台上的狼煙依舊,煙焰衝霄,卻不見一個援兵趕到。麵對眼前的烽煙和灰燼,看看身邊驚魂未定的褒姒,幽王是否想起美人的笑聲與諸侯們的怒容呢?雖然鄭伯友拚死護駕,但是幽王已是山窮水盡,最終被戎兵殺死,貌美如花的褒姒也自縊身亡。
伯陽父俯察地理知興衰
據記載古代史官大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岐山大地震之後,趙叔帶問太史伯陽父,若是國家有變會在什麼時候呢?伯陽父掐指一算道:“不出十年。”後來冒死直諫的趙叔帶被罷官免職,出走晉國。這岐山乃是周朝的起興之地,岐山崩頹不是好兆頭。高岸為穀,深穀為陵這樣的巨變也許是自然現象,但是岐山地區地處黃土高原,地震之後百姓的土地灌溉係統受到毀壞,糧食減產,饑饉肆虐,直接影響著西周國脈。加之西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社會階層分化嚴重,禮崩樂壞之勢已成,社會形勢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地震。也許伯陽父正是看到了社會的大地震才敢預言,不出十年,國家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