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臥薪嚐膽(1 / 2)

越王勾踐兵敗會稽山,含羞忍辱,夫婦二人服侍於夫差左右。夫差見勾踐徹底屈服,便疏於防備,終於放虎歸山。勾踐回國之後,臥薪嚐膽,恤民養士,勵精圖治,越國終於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勾踐得到範蠡與文種這樣的股肱之臣的輔佐,國家振興;夫差寵信伯,冤殺伍員,北上爭霸,國力空虛,勾踐趁勢滅之,一雪會稽山之恥。

勾踐忍辱負重

吳王夫差終於答應了勾踐投降的請求,勾踐內心充滿了無盡的酸楚,越國幾十年來從未有過如此之大敗,數年積累的財貨悉數歸吳國,精甲盡失,而且自己要到吳國給夫差做傭人,命運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許不用多久自己便身死異國他鄉,越國複國遙遙無期。

念及此,勾踐悲從中來。群臣莫不悲戚,文種安慰勾踐說:“當年湯被囚於夏台,文王困於羑裏,齊桓公奔莒,晉文公浪跡江湖十九年,他們都成為建立豐功偉績的一代偉人。現在大王雖然遭受新敗,但是臣子們依然忠心耿耿,百姓勤勞耕作,越國基業未損,大王不必於悲傷。”

文種的一番話猶如春風化雨,雪中送炭,讓勾踐看到了希望。雖然勾踐要千裏做囚徒,但是越國的發展卻不能停下。除了範蠡要跟隨勾踐到吳國服刑之外,剩下的大臣各司其職,各盡所能。臨行之前,勾踐製訂了一個人口複興計劃:老夫不能娶少妻,老嫗不能嫁少男;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七歲必須結婚生子,否則父母要獲刑入獄;無論生男生女都有獎勵;生三子,國家供養兩個……勾踐知道,未來吳越的爭鬥就是一場人口的爭鬥,但是人口卻不像植桑種稻那麼簡單,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培養一個優秀的武士,至少需要十幾年,所以必須有個長遠的規劃。

勾踐帶著屈辱與希望來到敵國,夫差雖然赦免了勾踐的死罪,但是對他卻毫不寬容,極盡羞辱之能事。夫差在闔閭的墳墓旁邊修建了一個小房子,讓勾踐夫婦為闔閭守靈。夫差出行之時,勾踐要為夫差駕車,勾踐的夫人終日浣洗,範蠡則砍柴燒飯,曾經的王侯將相,一朝淪為階下囚,便蓬頭垢麵,形容枯槁。夫差見到越國君臣連自己手下的仆人都不如,內心覺得很快意。讓他奇怪的是,即便深陷囹圄,三人依然遵循君臣之禮、夫妻之儀。夫差早已聞知範蠡有賢能之名,便勸範蠡歸降於吳國,範蠡隻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亡國之臣,不敢言政。”非常委婉地拒絕了夫差的邀請。

勾踐在吳國數年,一直為人謙卑,從未在夫差麵前表現出任何不滿,漸漸地,夫差居然對這個殺父仇人產生了一點點憐惜。起初,勾踐惶惶不安,生怕夫差想起殺父之仇,一時性起就把他給殺了。後來幾年相安無事,勾踐便謀劃回國。範蠡才智過人,靈活機變,有範蠡在側,勾踐便心安大半。

後來夫差久病不愈,範蠡便建議勾踐主動探望,並且讓他親口嚐夫差的糞便,以表忠心。對於這樣的建議,勾踐難以接受,無論現在處境怎樣,當年也是北麵為君,風光無限,現在淪為階下囚,也不至於要吃吳王的糞便啊。範蠡說:“當年周文王把自己的兒子煮了吃,以向紂王表忠心。為了越國的大業,嚐嚐吳王的糞便又當如何?”勾踐想了想,便去探望夫差,嚐了嚐夫差的糞便,一臉喜色地說:“恭喜大王,您即將痊愈。”夫差大為感動,說:“等寡人痊愈,便送你回國。”

沒過多久,夫差痊愈,便大擺筵席,一來慶祝自己恢複健康,二來歡送勾踐回國。伍員聞知夫差要釋放勾踐,大號:“虎歸山,鯨入水。吳國亡期不遠了。”

文種七計滅吳

範蠡陪同勾踐夫婦回國。闊別多年的故國,依然井井有條,由於文種等人的苦心經營,越國並沒有因為勾踐千裏服刑而破敗不堪。麵對一群忠心耿耿的臣子,勾踐深感欣慰。在吳國所受的恥辱,也讓他倍感急迫,複仇之火熊熊燃燒。

為了不引起夫差的懷疑,勾踐回國之後對夫差更加殷勤,越國的珍禽異獸每每都成為夫差餐桌上的美味。夫差看到勾踐已經徹底順從了,便不再戒備勾踐了。文種早已為勾踐製訂了滅吳大計。等到勾踐回國,文種便將滅吳七計獻給勾踐。哪七計呢?一,重金賄賂越國君臣,以免生疑;二,以高價購買吳國的糧食,使其府庫空虛;三,進獻美女歌姬,消磨吳王的鬥誌;四,送良木,助其修建宮殿,勞其民,傷其財;五,扶植諂媚之臣,亂吳王治國之謀;六,殺其賢臣,斷其股肱;七,廣積糧、練精甲,伺機而動。

勾踐大喜,便開始著手實行滅吳計劃。恰逢吳王準備修建高台,勾踐便命人進入深山尋找適合修建高台的良木,果然覓得良木,勾踐便派人送給夫差。夫差大喜,於是征發百姓,修建高台,晝夜不息,死傷無數,民怨沸騰。伍員勸諫:“民為國本,君王當體恤民力,安撫民心,勞民傷財導致亡國的教訓還少嗎?”夫差早已為勝利衝昏了頭腦,哪裏能聽見去勸諫呢?

伯善於諂媚,勾踐便重金賄賂,每當伍員勸夫差要對越國多加防範時,伯便百般為勾踐開脫,忠言逆耳,伍員越來越不受夫差的欣賞,而伯巧言令色,成為夫差身邊的第一紅人。伍員是前朝功臣,夫差雖然不願聽伍員聒噪,但是也不敢將其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