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吳越相爭(1 / 2)

吳王入郢,子胥鞭屍複仇,吳國的實力達到了一個頂峰。物極必反,就在這個當口,吳國的後院開始起火,秦國出師救楚,吳王不得不倉皇應敵;越國乘機開始侵吳,吳軍不得不班師回援。在腹背受敵之際,吳王的弟弟夫概乘機發動叛亂,吳軍失去了在楚國的所有占領土地。吳楚爭鋒不得不停下腳步,吳越爭鋒正式拉開序幕……

夫概叛亂

吳王闔閭十年(前505),申包胥赴秦求救,秦公派遣公子子蒲、子虎率領戰車500乘前來救楚。申包胥作為秦軍向導,指引秦軍深入楚境,與吳王胞弟夫概率領的吳軍在沂水相遇。夫概自從在伐楚之戰中戰功赫赫,越發的驕橫跋扈,見到秦軍不以為意。誰料秦軍以逸待勞,將夫概殺得大敗而回。夫概損兵折將,連忙逃回郢都,向闔閭報告戰事不利,秦軍來救等情況。闔閭在伯的煽動下,貿然出師,被秦楚二國殺得大敗。

聽到闔閭兵敗的消息,因為吃了敗仗留在郢都的夫概私下逃回吳國,自立為王,同時私通越國,力圖將闔閭置之死地。戰敗後的闔閭正在苦惱,突然聽到夫概私下回國的消息,已經猜出了三分,前有秦楚,後有內亂,不知如何是好。伍員對闔閭說:“夫概隻不過是匹夫之勇,成不了什麼大事,現在最害怕的是要是越國乘機出兵攻打吳國,我們的境況就將十分危險。為今之際,必須放棄楚國,迅速班師先靖內亂。”吳王闔閭當機立斷,迅速率軍回國。夫概聽說闔閭班師,老百姓又不依附自己,隻得倉皇出逃,直奔楚國。而越國軍隊也得到了消息,撤了回去。吳王平定了內亂,國事日趨穩定,開始考慮打擊越國,報仇雪恨。

李之戰

回國之後的吳王闔閭大封功臣,並加緊訓練軍隊,在他的心中並沒有忘記越國侵吳之事。吳王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到了吳王闔閭十九年(前496),上天終於賜給了闔閭一個機會:越國傳來了越王允常去世的消息,越王勾踐即位。吳王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也管不了什麼禮不伐喪了,徑直率軍向越國開進。剛剛即位的越王勾踐聽到吳軍來犯,立即整頓隊伍,迎擊吳軍。

雙方在越國的李(故地在今浙江嘉興)相遇,於是拉開陣勢,大戰就在眼前。吳軍是已經百戰之師,牢牢地紮住營盤。越王勾踐派軍連續衝鋒,絲毫不能動搖吳軍。勾踐心裏非常清楚,照這個樣子打下去,越國的士氣肯定會低落。經過深思熟慮,勾踐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第二天在兩軍陣前,勾踐派出了由300個囚犯組成的敢死隊,這些人手持利劍,袒露上身,徑直走到吳軍陣前。帶頭的人對吳軍大聲說:“我們的國君不自量力,得罪了上國,才招來貴國討伐。我們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願意代替我們的君主以死謝罪。”說罷,這個人便拔劍自刎,其餘的人一一效法。這一舉動看得整個吳軍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說實在的,吳國自出師以來,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吃驚是很正常的。正在這時,越軍戰鼓聲大作,像潮水般向吳軍湧來。已經看傻了眼的吳軍在越軍的衝擊下,迅速潰敗。裹在敗軍中的吳王闔閭這時已經不能穩住軍隊,隻能隨著敗軍狼狽而走。這時越軍的大隊人馬已經趕到,對吳軍展開了追擊,吳王闔閭被越軍將領靈浮姑用戈擊傷腿部,連鞋都掉下了車子。在衛隊的護衛下,吳王終於逃出越軍的包圍。孰料他年老體衰,撤軍不久便因傷重去世。去世之前,闔閭將自己的後事托付給了伍員和伯,讓他們輔佐自己的兒子夫差,並對自己的兒子說:“永遠不要忘記越國是我們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