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夫椒
夫差即位之後,在伍員的輔佐之下,兢兢業業,專心國事,訓練軍隊,厲兵秣馬,不敢有絲毫懈怠。在大殿的前麵,有一個專門的人提醒吳王夫差不要忘記殺父之仇。每天上朝的時候,這個人就會對著夫差高聲喝道:“你難道忘了勾踐殺你父親了嗎?”夫差回道:“我永遠不會忘記!”經過三年時間的準備,吳國兵強馬壯,終於可以與越國決一雌雄,報仇雪恨。
吳王夫差二年(前494),吳王夫差征發全國的精銳部隊,在伍員、伯的率領下,開始了伐越複仇之戰。聽到吳國舉兵來犯的消息,越國朝野上下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越國大夫範蠡對越王勾踐說:“吳國自闔閭喪命以來,為了報仇已經準備了三年時間。他們心懷憤恨,齊心合力,從現在看來,氣勢銳不可當,為安全起見,我們還是應該堅守城池來瓦解吳軍的士氣。”越王勾踐卻不以為然,心想有了李之戰的勝利,而今小小的吳國豈能把我怎樣?於是他對範蠡說:“說守說和,都不是最好的計策。吳越兩國本是世仇,如果不和他們對著幹,我們會被吳國恥笑的。”最後,越王勾踐不聽範蠡的的意見,剛愎自用,揀選精壯三萬餘人,前去應敵。
吳越兩國在夫椒(即今江蘇太湖中洞庭西山)相遇,一場大戰就此展開。對於越王勾踐的貿然進兵,吳軍早已了如指掌,夫椒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口袋,等著勾踐往裏麵鑽。剛愎自用的勾踐一步步按照吳國設計的路線鑽進了這個口袋裏麵。在吳軍的四麵夾擊之下,越軍大敗,三萬人的軍隊隻剩下5000人,在越王勾踐的帶領下逃出包圍圈退至會稽山。吳軍乘勝進軍,將越國的殘餘部隊團團包圍。
會稽求和
退守會稽山的勾踐,對大夫範蠡說:“我很後悔沒有聽你的話,才落到了今天的地步,現在該怎麼辦呢?”範蠡回答道:“現在我們隻能向吳國求和了,如果卑辭厚幣去求和他不答應的話,那隻有拿大王自己換取和平了。”越王勾踐想了想,實在沒有其他辦法,就對範蠡說:“那也隻有這樣辦了。”首先派遣文種向吳王請降,告訴吳王說越王夫婦願意作為吳王的奴隸來換取和平。
麵對越國的奴顏婢膝,吳王揚揚得意,便很爽快地要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員連忙進諫:“上天把越國賜給大王,現在千萬不能就這樣輕易答應他們。”吳王接受了伍員的諫言,沒有答應文種。求和不成,越王勾踐可以說是五內俱焚,打算殺死妻子,燒毀寶物,與國家同歸於盡。“大王不必如此!”範蠡說,“現在吳國太宰伯貪財好色,如果我們向伯行賄,求和還是有希望的。”於是勾踐再次遣文種帶著寶物、美女私下裏去求見伯,讓他從中周旋。伯見到如此豐盛的禮物,很高興地答應了下來。伯再次向吳王引見了文種,文種對吳王說:“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踐的罪過,這是越國的幸運,如果不赦免的話,越王將殺死他的妻子,燒毀寶物,然後率領剩下的5000人與大王決戰,恐怕吳國也會受到很大損失。”同時伯也幫著說話:“越王既然已經稱臣,現在赦免了他,既顯示了大王的仁慈,同時也對國家有利。”伯這頂大帽子給吳王戴得很是時候,吳王相當受用。而伍員則連忙進諫:“此事萬萬不可,如果現在赦免了越王,那必定會為我國種下禍根。何況勾踐也是一代明君,又有範蠡、文種這樣的賢臣輔佐,將來必將會養虎為患的。”吳王哪裏聽得進去,很痛快地答應了越國的要求,然後大張旗鼓地凱旋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