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回顧大秦帝國的輝煌曆史,為它能夠在春秋戰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而感慨,為它橫掃六國、建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家而震撼時,必然會探尋:秦人來自何方?
起源東方
秦人來自東方。其先民是傳說時代以燕子為圖騰的氏族部落,發祥地在山東半島的黃海之濱。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黃帝之子顓頊的後代女修在織布的時候,看見一隻燕子掉落了一顆蛋在地上,女修便將蛋吞下,於是生下了兒子大業。大業就是秦人的男性祖先。大業娶了少典的女兒女華,生下兒子大費。大費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成功,舜帝賜給他一副黑色的旌旗飄帶,祝福他的後代將繁榮昌盛;並賜了一位姓姚的美貌女子,大費接受了賞賜,為舜帝馴養禽獸。因為大費馴養禽獸有功,舜帝就賜封土地給他,賜姓為嬴。大費由此成為秦人的得姓始祖——伯益。
殷商顯族
伯益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做大廉,也就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就是費氏。費氏的玄孫叫做費昌。當時夏桀在位,昏庸無道,於是費昌投奔商湯,作了商湯的禦手,與商湯一起攻滅夏朝。同時,大廉的玄孫孟戲、仲衍也歸服了商王大戊,大戊以後,仲衍的後代輔佐殷商,功績顯赫,嬴姓逐漸成為顯族。
自此,嬴姓氏族中一部分人居住在商王朝都城,另一部分則西遷至今天山西、甘肅一帶。商朝末年,仲衍的玄孫中潏遷到西戎,為殷商保護西部邊防,也就是史書上說的“在西戎,保西垂”。中潏的兒子蜚廉以力氣大著稱,孫子惡來以善於奔跑著稱,父子倆一起為商紂王賣力。
商紂王的驕奢殘暴,引起天下不滿,最終在牧野之戰中被周擊敗。諸侯紛紛投奔周,唯有蜚廉與兒子惡來堅決不投降,誓死抵抗周的進攻。惡來因為寡不敵眾,最後在周武王攻陷朝歌之後被殺了。
被迫西遷
雖然蜚廉父子的英勇受人欽佩,但其後代與部族卻還是新王朝的戰犯,周王忌憚嬴族的軍事戰鬥力,強行解散嬴姓氏族,秦族被迫向西戎之地遷徙。
蜚廉還有個小兒子季勝,年紀尚小,幸免於難,在部族殘存人馬的保護下逃亡西方,生了兒子孟增。孟增由於善於養馬,受到周成王的寵幸,被封號為宅皋狼。皋狼的兒子叫衡父,衡父的兒子叫造父。造父因為善於駕馭馬車,深受周穆王寵幸,被任命為替天子駕馭馬車的禦手。有一次,周穆王坐車到西方巡視的時候,在王畿的徐偃王乘機集合諸侯作亂,造父憑借高超的駕車技術,駕著穆王一日千裏趕回京城,最終得以及時平定叛亂。穆王大大地獎賞造父,將趙城封賜給他,所以造父一族就改姓趙。
另外有一支嬴姓部落由惡來的兒子女防帶領,在惡來死後逃亡四方。女防生子旁皋,旁皋生子太幾,太幾生子大駱,大駱生子非子。因為當時造父受到周王恩寵,非子就投奔造父,於是也改姓趙。
邑秦複嬴
造父讓非子居住在犬丘負責養馬,周孝王得知非子善於養馬,就命他擔任為王室養馬的官。非子養的馬匹非常肥壯,令周孝王十分高興,同時孝王的外祖父申侯也向孝王大力推薦非子,孝王就說:“從前伯益為舜帝掌管鳥獸,鳥獸繁殖眾多,所以被賜給土地,受賜姓嬴;現在他的後代也為我養馬,我也分給他土地吧。”於是,將今陝西寶雞陳倉區以西、隴山以東,汧渭二水交會地區的土地賜給非子一族,封邑為秦,並讓其恢複嬴姓,續祀嬴氏,號稱秦嬴,這就是秦人得名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