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趕緊定下心來,劍聖就算知道了點什麼,可他不過是齊國的武道偶像而已,從不參與朝政,沒有什麼好怕的。於是孫武抬起頭回答道:“劍聖大人和風大哥已經把劍術練到這麼高的地步,我再去練也不過是個陪襯而已。劍術練得再高,也不過敵得過個把人。劍聖大人持劍仗義行俠走天下,不過也隻救得一兩人而已。我要學就學能敵前軍萬馬的本事,要救就要救天下千千萬萬的受苦百姓。”其實他心中嘀咕著:就算練得跟你一樣高,還不是敵不過那個無名小越女。
劍聖嗬嗬笑道:“孫小友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胸襟,我倒是把你看得小了。不過劍道一途練到至高境界,一樣能在前軍萬馬中如入無人之境。每個人所能體悟的劍道都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色風格。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天下第一,卻總還是有無數人孜孜進修劍道的原因。拾人牙慧,是不可能領悟劍道的。”孫武嘴上不說什麼,腦袋裏卻頗不以為然。心想我管你什麼風格,等你來到軍中,我布下天羅地網,一陣亂箭就把你射成個刺蝟。他不知道,劍聖這句話正是將來他《孫子兵法》中“千裏殺將”的由來。
“我刑無咎身負劍聖之名,多年來罕逢敵手,總以為已經天下更無抗手,在劍道中再難寸進,想要遁世修行。卻不知自己太依賴天誅神兵利器,本身劍心還不如寶劍鋒利。想不到三天前有個驚才絕豔的越國神童劍士,讓我明白人劍合一,人比劍鋒的道理。真是後生可畏啊!蓋天下求道至境莫過於率真童心,直道而行。以她的赤子之心,自然能輕易達到劍道至境。而我心中雜念太多,武功三年無法寸進一步。時至今日我終能拋卻生死,體悟劍道極至。此中更讓我悟出,宇宙包羅萬象,人行世上,有為勝無為、無爭勝有爭的道理。今天我演練給你們看的劍法就叫做”‘森羅萬象’。今後劍道,就看你們後人了。我刑傷縱橫天下二十多年,終此一生,不輸於人!”大笑一聲,淄水劍聖不再說話。
劍聖不開口,眾人都不敢說話。過了半晌,孫武還想上去問點什麼,才發現劍聖早已氣絕多時。
淄水劍聖刑傷終於歸天了。他再是天下無敵,還是敵不過閻羅王。
屋外驚天動地的“轟隆轟隆”一陣巨響,就象為劍聖送喪一樣。孫武跑出去一看,隻見三天前劍聖與小越女比劍那片石林齊刷刷地倒了一片。全部都是從中間整齊地削成兩段,斷麵平整如鏡。再看那些石柱都是剛好比越女削斷的那根高出一截來,一大圈將越女的那根圍在中間。象是一群長輩在諄諄告誡一個晚輩一樣,又象是在宣告,他劍聖刑傷始終勝過別人。
孫武這才明白劍聖所說的“終此一生,不輸於人”是這個道理。想不到他堂堂劍聖,也跟一個小孩子鬥氣。別人兩下削斷一根,他就要一下削斷全部。“森羅萬象”的劍法果然恐怖。劍聖在三天之內,從隻能徒手削出一道痕跡,到一下砍斷全部石柱。這份追求劍道的執著之心也實在可敬。也難怪他為了突破極限、越空提升,消耗得形銷骨、立油盡燈枯。劍法一使出來沒多久就掛了。
孫武很是疑惑,僅僅是為了爭一口氣,為了在劍道上突飛猛進,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值得麼?不過他明白,至少在劍聖眼中,這個決定是絕對半點猶豫都沒有的。他們劍客就是為劍而生的,當然也能隨時隨地為劍而死。真是可惜,孫武搖頭歎了口氣,世上又少了一個劍道宗師。
雖然名動天下,但是劍聖生平不喜張揚,他的喪事也就簡簡單單地辦了。不過,春秋時代禮儀無比的複雜,就算是簡單從事,也是花費不少。劍聖一生求劍,不願為其他的事浪費時間,所以身平節儉,死後並沒有什麼積蓄。好在孫武出手幫忙,刑傷生前又很得淄水劍派的人尊崇,所以劍聖大人總算還能風光大去。
按照孫武的提議,刑傷就葬在那片石林旁邊,好讓來瞻仰的人都能看到他生平璀璨的最後一劍。他的一生是個傳奇,就連死都如同神話般輝煌。
劍聖的墓碑上刻了一付這樣的挽聯:
出世入世知世上之興衰
有為無為明為人之得失
橫批是:一代宗師
劍聖的墳叫做棄劍塚,不隻是說他將天誅神兵拋進淄水,更表示他已經達到空手斷石,無劍勝有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