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3日下午5點55分,濟南火車站人來人往,有提著包裹準備上車的人,有前來送行的人。原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也在其中,他正同前來為自己送行的人握手道別。
正當他登上列車時,從人群中突然躥出來一位青年,他舉槍對準張宗昌就要射擊,張宗昌一看大事不好,急忙轉身往列車裏麵跑。隨後這位持槍青年就追,張宗昌的衛士也掏出手槍追向這位青年,在他們後麵又有一位中年男子緊隨其後。
奔跑中,衛士的子彈從那位青年的身邊飛過,但沒有把他打中,而後麵那位中年男子掏出手槍對著衛士就是數槍,立刻,衛士被打倒在地。前麵的那位青年一邊追著張宗昌嘴裏一邊大喊:“我要殺死你這個王八蛋。”“砰”一聲,子彈從張宗昌的頭頂飛過。張宗昌已跑到了車尾,隻好一咬牙從車上跳下去。那位青年也緊跟著跳了下去,接連又向張宗昌開了兩槍,但還是未擊中目標。正在這時,從停在火車道旁邊的一輛車上跳出來幾個人,他們聽見槍響,便向槍響的地方一陣射擊。結果張宗昌中彈倒下了。此時,那名青年跑到了張宗昌的麵前,又向倒在地上的張宗昌開了兩槍。然後他大聲說道:“我叫鄭繼成,鄭軍長的兒子(本為侄子,後過繼給鄭金聲),我今天是為父報仇,為濟南人民除害。我不會濫殺無辜。”那名中年男子也大聲說道:“我叫陳鳳山,鄭繼成的衛士,我也是為鄭軍長報仇。”
隨後趕來的車站軍警帶走了鄭繼成和陳鳳山,然後他們被關押在地方法院等候審判。
之後,鄭繼成承攬了所有的責任,陳鳳山被無罪釋放。
張宗昌被殺,鄭繼成替父報仇的事情一夜間傳遍了山東。鄭繼成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一些社會團體及組織請求釋放鄭繼成。原來,張宗昌是奉係軍閥的一位將領,他在山東任職期間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壞事,對當地橫征暴斂,捐稅多如牛毛,鎮壓工人運動,人稱“混世魔王”。所以,張宗昌之死大快人心,鄭繼成自然成了英雄人物。當時隱居的馮玉祥還專門印製了關於鄭繼成為父報仇的小冊子,被人們廣為傳誦。各大報紙也連續報道,支持和讚揚鄭繼成,同時抨擊了張宗昌的種種罪行。一時間“援鄭運動”進行得轟轟烈烈。而南京的蔣介石、陳立夫也致電山東省黨部,為鄭繼成說情。
1933年1月,鄭繼成被特赦,張宗昌被刺事件也隨著鄭繼成的獲釋而結束了。但是細心的人們很快發現了疑點:打中張宗昌頭部的一槍是致命的,這是一顆步槍裏的子彈,而鄭繼成和陳鳳山二人用的卻是一般的手槍。還有,張宗昌平時槍不離身,人在槍在,為何出事那天他卻沒帶槍呢?如果身上有槍他不至於被打死,因為他習過武,槍法也是一打一個準。停在鐵道旁邊的那輛車上的人為什麼聽到槍聲就向張宗昌開槍,而當鄭繼成追到張宗昌的麵前時,他們為什麼又停止了射擊?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鄭繼成刺殺張宗昌並不是簡單的為父報仇,其中一定另有隱情。
事情要從事發幾個月前說起。
一天,山東省主席韓複榘找到了隱居在山中的馮玉祥,對他訴說了心中的苦悶之事,並向馮玉祥請教此事該怎麼辦。韓複榘說:“張宗昌要回來了,他回來之後勢必影響我的政途,所以想除掉他。”馮玉祥忙問:“為什麼?”韓複榘便說,張宗昌在北平正招兵買馬,企圖卷土重來。韓複榘自然是添油加醋了一番。
馮玉祥聽後很生氣,表示支持韓複榘的做法。接著問:“你具體打算怎麼做?”韓複榘愁眉苦臉地說:“正是因為沒有辦法所以才來請教你的。”
因為張宗昌自從回國後一直待在張學良的府中,所以韓複榘認為不能前往張學良府中刺殺張宗昌,那樣太危險。馮玉祥思索了一會兒告訴韓複榘:“先來個引蛇出洞,然後再張冠李戴。”
韓複榘一臉迷惑,忙問是什麼意思,馮玉祥便對著韓複榘的耳朵小聲地說了起來。一個刺殺張宗昌的計劃誕生了。韓複榘聽後高興得不斷點頭,稱讚馮玉祥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