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睡虎地秦簡的意義(1 / 1)

睡虎地秦墓竹簡的出土被曆史學家、文物專家譽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與黃陂商代盤龍城、江陵西漢古屍、隨曾侯乙編鍾一起,被列為湖北考古的四大發現,也被列為建國50周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學術界對睡虎地秦簡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多方麵的成果,涉及考古學、文獻學、史學(主要是秦漢史)、法學、經濟史學、民俗學、戲劇、書法,等等。研究學者分布於我國大陸、港、台、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這可以明顯地看到雲夢秦簡的出土,對於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繁榮學術研究已經做出了極其寶貴的貢獻。

這些竹簡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大量秦代竹簡,一半以上是關於秦代的法律,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雲夢秦簡的出土,具有重大意義。曆史學家對於秦朝的法律製度了解很少,因為秦朝統一以後所製定的很多法律都已散佚,而現存的古典文獻中記載的隻是不成體係的一些片段,無法了解全貌。雲夢秦簡的發現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這批竹簡是研究秦文化難得的實物資料,極大地彌補了秦史料的不足,有助於秦文化的深入研究。秦簡的發現對於研究秦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方麵,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都是空前的。

雲夢秦簡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秦簡文字書法承篆啟隸,是我國最早的隸書。從簡中可以看出其脫胎於秦篆,形體中仍保存有大量的母體痕跡,篆隸混雜。秦隸在破壞、肢解秦篆的書寫方式中,盡管仍留有大量的篆書圓筆中鋒的筆法,但比《青川木牘》隸化的特征更為明顯。漢代隸書中的掠筆、波挑、不同形態點的筆法等在簡中都已出現,部分簡上還有明顯的連筆意識。與石刻文字相比,此簡更直接體現了毛筆運動的豐富性。從《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到《雲夢睡虎地秦簡》之間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秦篆至古隸的演變過程。

秦簡對書籍的書寫順序和裝訂格式也有極大影響。沒有簡牘,恐怕不能有後來的豎式書寫。編繩的連接作用,直接啟發了後來的線裝書。天地頭的留空、頁數字數的標明,標題、署名都為後來的版式提供了源頭。由此可見,簡牘的形製對後世圖書出版業的影響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