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蕭皇帝擴張打江南,李宰相建國立唐朝 (1)(1 / 3)

楊廣的死導致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蕭銑登基就是其中之一。

蕭皇帝登基,先殺死了一幹玩弄權力的大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拉攏豪傑了。中國古代的通訊原本沒有那麼慢,但是到了戰亂的時候,各勢力加強防備,車馬不通,導致信息擴散非常慢。楊廣的死訊首先傳到了距離江都很近的江南地帶,自然是蕭銑最先知道這個消息。等蕭皇帝想要拉攏隋朝各城池的守將,楊廣已經死了半個多月了。

然而,守將們並不知道楊廣死了。

始安郡(桂林)丞李襲誌就是,此人智勇雙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所鎮守的地方雖然也是江南,卻距離江都很遠。起義軍首領林士弘、曹武徹等人先後給他發去信件勸降,他就是不降。不降就打,於是,幾萬人的軍隊就單單攻打始安。

這些首領中,蕭皇帝也名列其中。李襲誌的守軍不是政府軍,是他自己散盡家財養起來的三千勇士。在多番攻勢之下,這三千人竟然毫發無損。蕭銑愈發覺得此人是個人才,於是親自上馬,來到始安勸降。蕭皇帝來了,李襲誌總得有點兒表示不是?於是,他用一頓臭罵迎接了蕭銑的聖駕。蕭銑並不生氣,他對李襲誌喊道:

“將軍還是降了吧,死守對誰都不好。”

李襲誌說:“我李襲誌一輩子忠於君王,大丈夫死則死矣,多放那些虛屁作甚!”

蕭銑從李襲誌的話頭裏聽出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他不知道楊廣死了,還口口聲聲說忠於他呢。

於是,清了清嗓子,蕭銑喊道:“你家君王被宇文化及殺死了!”

李襲誌哈哈大笑道:“這等小計謀還想騙過我的法眼?你先回家修煉幾年再說!”

李襲誌拒不開門投降,事情又僵持了下來。不過,楊廣的死訊早晚還是傳到了李襲誌的耳朵裏,蕭銑沒有騙他。於是,他領著三千人和城中百姓一起,披麻戴孝地號哭了三天三夜,登上城牆,分析了下形勢。然後開門,率領大軍(或者說是小軍)衝了出去,與蕭銑大戰,誓死維護大隋僅存的尊嚴。李襲誌終於寡不敵眾,被蕭銑收入囊中。

李襲誌一下,江南各地的守將紛紛投入了蕭銑的懷抱。這使得蕭銑的勢力極度擴張,更有氣吞天下的大氣魄了。既然成了梁國的俘虜,自然要先表現一番。李襲誌知道楊廣死訊後,也不再愚忠,他收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蕭銑搞定曹武徹起義軍。李襲誌不負眾望,很快完成了任務。說起來蕭銑也真是禮賢下士,對李襲誌不薄。

江南局勢動蕩,而江北地區也並不是那麼太平。特別是李淵和李密兩股勢力的微妙變化,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楊廣的死訊傳到長安的時候,李淵正在會議室裏開會。當信使將此事報告給他後,他一下癡呆了,一屁股蹲在了地麵上,手顫抖著拍地,突然放聲大哭。

接下來,我們看到李淵在地上扭動身子,滿地打滾,號啕大哭。

再接下來,李淵哭喊道:“皇上啊,皇上,你看看你,我離你那麼遠,你有難,我都沒辦法去救!”這場麵實在是慘不忍睹,跟在旁邊的裴寂等人一下沒憋住,也跟著哭了起來。哭完了,辦正事兒。和蕭銑一樣,李淵認為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籠絡賢才。在這一點上,李淵做得最優秀。在所有的人才之中,以裴寂所受恩寵最大,也最讓人無法接受。

裴寂此人誌大才疏,除了起義之初給了點兒資助以外,剩下的時間,除了出個很不著調的點子,就是打個很窩囊的敗仗。李淵之所以對他好,完全是因為此人有著一身的朋友氣。李淵就喜歡和裴寂在一起談天說地,旁人還說不得。就連他當上皇帝以後,裴寂的待遇也一點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