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蕭皇帝擴張打江南,李宰相建國立唐朝 (2)(1 / 3)

蕭瑀說:“因為精心,所以很慢。”

李淵說:“咱可以快點!”

蕭瑀突然有點激動地說:“陛下想要快點可以找別人做,我幹的是細活,要對得起百姓。陛下用我一天,我就這樣做一天,您如果擔心我完不成任務,可以換人!”

一般的領導聽到這話,肯定先抽他一番,然後下達個換人令。李淵不是,聽完這話之後,他覺得很感動,挽著蕭瑀的手說:“兄弟你這麼用心,我又擔心什麼呢?”蕭瑀感動得要死,在李淵如此態度下,他將無限才華全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了。

在蕭瑀同學勤勤懇懇的工作下,唐朝新律法終於取代了大業律而實行,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大唐高祖初年事務暫行管理辦法》。這是未來唐律的骨架,也是中國律法史上不可抹殺的光彩一筆。李淵經常和蕭瑀同床共枕,為的是拉近君臣之間的關係。

李淵的臥室就是和大臣們談心的好地方,許多大臣都和李淵在此地促膝長談過。但凡事總有例外,劉文靜也不例外。劉文靜幾乎是李淵班子裏麵最有政治頭腦的大臣,但也是和李淵關係最不親近的大臣。

劉文靜出身就好,所以他覺得皇上和大臣睡一張床,明顯就是貴賤顛倒,雲泥混雜。他上書李淵說:

“皇上和俗人睡一張床是不行的,偉大的革命先驅王導同誌曾經說過,‘若太陽俯同萬物,使群生何以仰照?’皇上和下人打成一片,你讓老百姓怎麼辦?皇上在底下和大臣一起廝混,天就不再尊貴,百姓仰望天空的時候,天空在哪兒?“

這都是問題。

這都不是問題。

李淵說:“我這算什麼?當年,漢朝光武帝和嚴子陵躺在一張床上,嚴子陵敢把腳丫子擱在光武帝肚皮上。我和大家夥兒都是故友,當年一起奮戰的日子我怎能輕易忘記?”劉文靜沒有意識到,正是他的這種拘泥,才使得他和李淵的關係一直不冷不熱,直到他生命的終結。李淵是個好皇帝,真的。在眾人的矚目之下,李淵開始了他的冊封。

首先是太子,席位早就留好了,是李建成;然後是秦王,李世民;接下來是齊王,李元吉。在這種情況下,兄弟幾個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兄弟幾個表麵上的客氣還是必須有的,因為就在他們剛剛被冊封完之後,一場真正意義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前來挑戰的,是徒聞其名而不見其人的西秦霸王薛舉。

薛舉占據著隴西大片土地,他所帶領的軍隊在當時有著神獸一樣的名字。薛氏家族原本是河東豪強,而薛舉則是豪強中的豪強,史書記載,此人“凶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巨萬,結交豪猾,雄於邊朔。”他有著令人聞風喪膽的威風,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未等李淵有任何反應,薛舉已然將唐朝邊境啃食得不像話了。

必須要做出反應,李淵,不能再等了。

任何人去跟薛舉對抗,下場隻有一個:死。

薛舉是個很自信的人,他不認為李淵會對自己構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所以才敢放心大膽地蠶食李淵的領地。然而,上天總是在人最得意的時候跟他開個國際玩笑。不可一世的薛舉麵臨的第一個對手,恰恰就是日後威震世界的天之驕子——李世民。

【yahoo簽名】

蕭瑀:誰不遵守法令,我詛咒他吃一輩子糖葫蘆。

李元吉:去你妹的!

【西秦小霸王VS秦王李世民】

其實要說李淵跟薛舉沒什麼瓜葛也並不十分正確,因為據史料記載,當李淵率領大軍攻入長安的時候,薛舉剛好準備對長安發動攻擊。走到扶風(陝西寶雞)的時候,李淵就入駐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