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東突厥頡利敕稽胡,少林寺棍僧救唐王 (1)(2 / 3)

一味忍讓的李淵終於發怒了,他要狠狠報複頡利,狠狠報複!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也將頡利的使者給扣下了。事實證明,頡利不是一個好惹的人。雖然李淵給他臉他不要臉,但被李淵扣下使者,實在讓他無法鎮定。頡利得知李淵的確這樣做了,大怒,出軍侵犯唐朝北路各州縣。

突厥所謂的侵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每次打仗,攻城略地在其次,搶人要放在第一位。所以每次看史書,都能發現他們擄去多少男女,而對城池的損害記載很少。這就是說,突厥人少,他們要人要錢,填補草原空白。沒有主力部隊鎮守,李淵吃了大虧。代州、原州諸將與頡利作戰不利,被敵軍搶跑不少人。這些人,無論是去給頡利放馬,還是去當楊政道的子民,對李淵來說,都跟掉了十斤肉似的。

李淵太高估頡利了,頡利的計劃就是長期騷擾,所以雙方並未大動幹戈。

與之相比,東都的戰事也打開了局麵。被關在城裏頭的王世充再也受不了了,他要主動出擊。事情的原因大概隻有一個:王世充得知門前看守是齊王李元吉。

如果此時衝出去大戰一場,還可能贏得一些時間和機會。因為畢竟外頭堵著的人不是李世民,而是那個聞名天下的臭棋簍子。想到這裏,王世充想要苦笑,但他還是一副陰森剛強的外表。他感謝老天爺給了他這麼一位有名的對手,他三生有幸!

李元吉的確很有名,他的大名讓世界人民都很羨慕。李元吉原本以為不去打突厥就可以跟著二哥打洛陽,跟在屁股後邊混個軍功什麼的也挺不錯。卻沒想到這該死的李世民竟然一個人跑到武牢,跟竇建德玩去了,把他一個人擱在了洛陽。王世充出場了,派遣的兩名大將軍分別是楊公卿、單雄信。接下來,李元吉也出場了,他派出的將軍是誰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

在開戰之前,請允許我先采訪一下這兩位當事人。“請問鄭王同誌,您認為對手最讓您害怕的地方是什麼?”

“哈哈哈,長相。”

“好了,齊王同誌,請不要激動,您認為對手最讓您害怕的地方是什麼?”

“……你想死嗎?”

“好了,看來齊王同誌有點不耐煩了,我們還是別打擾他們了。快看,單雄信領著大軍出來了!請問鄭王同誌,您這次的打法是什麼呢?”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長刀霹靂,勢若天雷!”

“厲害,厲害,請問齊王同誌,您這次的打法是什麼呢?”

“呃……”

“好,看來齊王有自己的想法,既然他不想說話,那我們就耐心一些,拭目以待吧!”作為東都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李元吉的確安排了與王世充作戰的具體打法。這種打法大家都見過,具體內容就是:圍住給我狠狠地打!在這種深謀遠慮、無可挑剔、神乎其神而又邏輯混亂的打法之下,唐朝大軍被鄭軍衝成了一攤死魚。在單雄信等人的帶領下,鄭軍擒殺唐兵無數,李元吉大敗。

李元吉領著吃飽喝足的幾萬大軍坐等王世充出城,剛才人家出來了,打了個打勝仗又回去了。李元吉不僅讓無數唐兵流血犧牲,還損失了一名名叫盧君諤的行軍總管。這場戰役是唐軍圍困洛陽以來的最失敗戰役,也是此次出征中唯一一場丟人戰。為此,李元吉要負全部責任。

李元吉大敗這天,是武德四年的四月十五日。

王世充得勝,乖乖縮回城內,繼續與李元吉對峙。現在的東都早非往日,如果竇建德真的背信棄義,王世充的整個係統就會隨之塌方。於是,他時不時修書一封送給竇建德,信上寫滿了虛偽的仗義詞。竇建德能不能收到信先不說,反正東都西邊是李元吉大軍,東邊幾百裏就是李世民的精銳。既然是精銳,占領地盤就會非常小,頂多半個鎮。那麼,鄭國與夏國的通信就不會中斷。但是,王世充不知道的是,一場專門針對他的掃障戰役已經被李世民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