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日,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遭遇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戰鬥。
當真是莫名其妙!王仁則是王世充的侄子,也是他最信任的將領。在我看來,此人是王家唯一一個能撐得住場麵的人物。王世充的幾個兒子都太不爭氣,令王世充很氣惱,他把栽培的重擔全壓在了王仁則的身上。現在的王仁則正在鎮守洛陽城附近的柏穀塢,王世充的軍隊坐鎮的是洛陽,而洛陽城想要保住,就必須對柏穀塢這樣的險地進行嚴密的布置。在柏穀塢布兵,就需要安營紮寨。
就在這個簡單的過程中,王仁則偏偏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當地的和尚死活不讓他們駐紮。
放在誰家誰都不願讓出家來給他們駐軍,王仁則所謂的不讓他們駐紮,其實就是不肯讓出房子來。不過這都是小事,隻要王世充首肯,廟裏的和尚都被趕走也沒事兒。王仁則所駐軍的地方有一群建築,那是一座寺廟的畝產。這座寺廟,到現在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少林寺。
其實,遭受破壞的不僅僅是少林寺,很多寺廟也被鄭軍占領了。但跟王仁則鬥法的,卻的的確確是少林寺的僧人。少林寺距離柏穀塢五十裏地,在王世充的統治下,柏穀塢改名叫了轘州城,是個縣城,王仁則的辦公室就在城內。
長官住縣城,駐軍住寺院,和尚一邊兒去。
【十三棍僧救唐王】
這是一段能讓所有人打雞血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十三個拿著棍子,橫掃千軍萬馬的僧人。這些僧人真實存在嗎?他們有那些動人的故事麼?現在,正史還在進行,地點從洛陽跑到了少林寺。
首先,十三棍僧確有其人。我翻閱史料,扒出來了十三棍僧的名單,為了能滿足大家小小的好奇心,特公布於下:善護(上座,即長老)
誌操(寺主,即主持)
惠瑒(都維那,即禮儀)
曇宗(大將軍,總教練)
普惠(至此以下均為立功僧)
明嵩
靈憲
普勝
智守
道光
智興
僧滿
僧豐這十三位師傅是少林寺中對鄭國苦大仇深的和尚,他們沒有後世所說的那麼崇高,之所以拿起棍子反抗,是因為有人霸占了他們的家園。在他們中間,既沒有匡扶大唐的名人義士,也沒有發生過什麼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正史中,唯一與小說相似的,卻是他們精湛的武藝。我沒查到隋唐時期少林武僧的資料,但我找到了少林寺鄰居的資料。
在開始十三僧人殺仁則的故事前,讓我們先來賞析一下明恭和尚的風采。距離少林寺不遠的地方有一座會善寺,寺裏頭有一名叫做明恭的和尚。這個明恭和尚,知名度非常高,如果當時有電視,怕李小龍也比不過。曆史上有記載,明恭“其力若神不可擋者”,而且飯量巨大。這就是說,明恭的力道跟神差不多,地球上就沒找到過能擋住他的人。除了會善寺,當地還有其他野雞寺院,每個寺院都有一點矛盾。其中一個寺院沒糧食了,就有人揚言要去會善寺搶禾穀,還找來了一百多個地痞無賴參與搶劫。
會善寺僧眾大驚,明恭淡然,對驚駭的會善寺法眾說,不必怕,我一個人去去就來。於是,沒等對方出門,他一人就獨闖進了對方寺院。明恭瞧見院裏有塊巨石,便大搖大擺地走過去抱了起來,然後像扔雞蛋一樣扔出去數丈遠。巨石轟然落地的那一刻,地痞也一哄而散了。明恭平日裏吃飯和平常人一樣,但他要想多吃,就能晝夜不停,一口氣吃下二百人的飯量。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少林寺附近就掀起了一股學習武術的熱潮,到唐初,為了保衛寺院,他們更是苦練拳腳。十三武僧應運而生,他們被鄭國皇帝壓迫,卻不敢反抗。當他們為自己的信仰遭到破壞而憤慨的時候,李世民恰到好處地給少林寺方丈寫了一封信:
“王世充毀滅寺廟,唐軍奉天命征討,希望諸位與世民合力消滅王仁則,這是我的願望,也是大家的願望吧!”
說別的沒用,但一說“毀滅寺廟”,這幫無家可歸的僧人就憤怒了。他們對王世充的憎恨有如人民群眾對八嘎的憎恨,不多囉唆,他們答應了李世民的請求。
【佛法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