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東突厥頡利敕稽胡,少林寺棍僧救唐王 (2)(1 / 3)

佛曰:笑著麵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隻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王仁則:呔!禿驢,再嘚嘚哥就嗔怒了!

少林寺的和尚用的什麼樣的武器還有待考證,所以很多學者說十三棍僧的時候都隻說“十三武僧”。真正意義上的棍僧出現在明朝,以成功助戚繼光抗倭名揚四海。且不管到底用的是不是棒子,現在的十三位僧人,已經商量好如何對付王仁則了。

這日,曇宗一行人找到了王仁則的手下趙孝宰。這個趙孝宰,是轘州城的守將,幹的是守城的買賣。曇宗之所以找到他,是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人對王世充不滿。趙孝宰是個重利的人,他現在隻是礙於身在鄭軍,不好脫身而已。他原計劃是想唐軍攻破洛陽,自己就趁亂逃跑,租個山頭過山大王一樣的快活日子。沒成想,還未等王世充被宰,幾個和尚就先找到了自己。

趙孝宰沉默,直到曇宗亮出了大唐王子李世民的親筆信。

看過書信,老趙這才點了點頭說,我相信你們是秦王派來的。趙孝宰表示自己很樂意匡扶正義,恢複宗廟,然而,他頓了頓,說:

“就是手頭有點緊。”

“咦,為什麼?”被人問起這事兒,趙孝宰怒了,他指著45°天空大聲罵道:“這都得怪王世充那個混蛋,兄弟們拚死拚活為他守江山,他還好意思拖欠我們工資!”

哦,曇宗等人恍然大悟,“阿彌陀佛,王世充果然很不要臉。”沉默數秒後,曇宗又說話了。他說:“這樣吧,將軍您看,我們前些日子的香火錢也剛好太多,我們出家人無妻子,亦無牽掛,這些什物,就算是與將軍結一等緣分吧。”

趙孝宰一笑,“好說,好說。”

作為計劃的一部分,趙孝宰同他的手下需要負責當內應。和趙孝宰同樣緊張的王仁則,戰事不緊的時候,他就要跑到城門高台上眺望。其實再怎麼眺望也眺望不到東都,他隻是每天都向上帝祈禱,希望王世充能挺住而已。

可惜耶穌不懂中國話。四月二十七日,憂心忡忡的王仁則和往常一樣聽著東都的情況彙報,忽然,趙孝宰奔了出來,後頭還帶著一幫兵馬。

王仁則感覺非常奇怪,於是問:“孝宰,你這是要幹啥?”

趙孝宰不說話,幾秒內就領著那幫手下將王仁則圍了起來。好在王仁則身旁有護衛,雙方陷入了一片混戰之中。猝不及防的王仁則被老趙的人馬逼到了城門洞中,這樣的話,就會被趙孝宰逼死在門洞子裏,那就開門跑吧!還未等王仁則開門,城門忽然自己開了,一幫腦門兒鋥亮的和尚殺了過來。這十幾個人不管別人,徑直朝王仁則衝來,估計嘴裏還喊著李世民招降的話。

……(此處省略精彩打鬥五百字)

生擒王仁則過程不詳,王仁則罵沒罵人也不詳。總之,曇宗立了大功,少林恢複舊地。在此,請求大家閉目養神一會兒,因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就這麼低調地過去了。很沒意思的故事,但不要悲傷,不要失望,相信生活,相信遠方。三天後,李世民派人送來又一封親筆感謝信。信中字句,悉出自於佛法經典,很有藝術性。這封信當時沒有送給身居少林寺的和尚,而是由皇家直接收藏了起來,直到一百多年後的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年),才由玄宗交給一行禪師,由他拿回了少林寺。後來,少林寺銘文記載。

李世民感激這幫和尚,但李淵跟這幫和尚卻沒啥感情可言。

武德末年的時候,李淵還讓朝廷頒布律例,廢除舊時鄭國所有寺院,勒令僧眾一律還俗。少林寺幾乎從此就被廢除,還好十三武僧上訴,說他們當年破賊有功,才得以保留承續畝產。李世民的確應該好好感謝這十三位僧人,但不至於和小說說的那樣讓他們救了命。此時的李世民,身在武牢,他的對手,不是小小的王仁則,而是令人尊重的竇建德。李世民聽說屁股後邊,少林寺的和尚已經替自己搞定了轘州城,非常高興。他前些日子派將軍王君廓同誌去攻,攻了好幾天硬是沒攻下來,沒想到竟讓十幾個僧人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王君廓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員猛將,各種指數跟李世績有一拚,除了人品。他跟李世績有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