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觀音婢閨情動秦王,魏玄成奇思謀黑闥 (2)(1 / 3)

李建成:好詩,好詩。倉促之間搬來救兵,倉皇應戰,兵家大忌。可是,此時,唐朝的兩位優秀將領卻對如何出兵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兩種看法分別是:第一種,救兵驟集,倉惶應戰,應該即刻出兵對其進行衝擊;第二種,救兵驟集,氣勢正旺,應該等上一天,待他們有所變化的時候再打。如果你是唐軍的將領,你會如何選擇呢?

以霹靂手段,製敵人於不意——第一種,立刻出兵。

恭喜你,你可以當征南大總管了,因為李孝恭將軍也是這麼想的!

這種想法得到了廣大同仁們的一致認可,可李靖不認可。於是,戰神李靖同誌發話了。李靖認為,如果此時出戰,敵人勢必會拚了老命。這可是一個國家的兵力,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如果等上一天,他們調整完畢,一天半之內就會在整體戰略上做調整。他們所作的調整無非就兩點:第一,外層要防禦;第二,京師要保守。如此,蕭銑的大軍就會兵分兩路,一路在外,一路在內。同時,由於之前蕭銑對各部門將領奢侈驕橫之風的憤怒,上下離心,我軍可以利用其日久生變的情況對其進行肢解。

明白?

明白。

執行吧。

慢,天下沒有老板要遵經理命的事兒。現在,李孝恭同誌是老大,李靖隻是一員偏將,雖然在眾多偏將中拔尖,但終歸是副的。再說,李孝恭也是百戰名將,在戰場上膽識不凡。史載李孝恭“少沉敏,有識量”,他對待敵人就好比秋風對待樹葉一樣無情。他對李靖的分析很不以為然,事情哪會像李藥師說的那麼準!於是,他決定以精兵出陳,要求兩個時辰內解決完所有戰鬥。

問題出現了。

李孝恭帶領的軍隊不是重甲裝備的玄甲軍,而是十二總管率領的水陸大軍,雖然也有精銳部隊,但跟李世民的打法比起來,還是少了些東西。李孝恭讓李靖鎮守營地,自己率領精銳過江與蕭銑對戰。照理來說,此種打法和二皇子李世民同誌極其相似,應該大破敵軍才對。可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一戰下來,李孝恭大敗。

為什麼?

李靖知道,秦王總是喜歡在出兵前等敵人厭煩,待敵人精神放鬆再發動突然襲擊;而大將軍性急,該慢的時候不能慢下來,專門跟做好戰鬥準備的人作對,不敗才怪。

李孝恭打了敗仗,乖乖縮回了對岸。他這才不敢小瞧李靖,這人眼光真的很獨到。於是,謙虛的李孝恭決定讓李靖擔任討伐蕭銑的總策劃。李靖得令,走到長江岸邊的高險之處查看蕭銑部隊的情況。呈現在李靖眼中的是一團螞蟻。梁國大軍正如螞蟻搬運工一樣,在船和岸上負重而行——搬糧食。大軍出征,總要有糧草。糧草充足,是要準備打持久戰。時間一久,敵軍防備隻會更加完善,取勝隻會越來越困難。但是,李靖卻從對方的狀態中看到了間隙。現在,就是現在,一刻也不能等,馬上出兵!

李靖看到了,螞蟻一般的人站位都很不合理,他們連武器都不知道放在了哪裏,如果此時派兵出擊,定能像殺豬宰羊一樣輕易!

李靖一聲令下,十二總管大軍一起對蕭銑發起了衝擊,霹靂一般將這些扛著麻袋以烏龜速度蠕動的敵兵打得沒處跑。扛糧食的人,是不會穿著鎧甲帶著弓箭,還拿著大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上戰場,沒有武器,你就是靶子。蕭銑的大部隊還以為唐朝軍隊剛剛敗走,怎麼著也得歇上一會兒,自己則可趁機趕快搬運糧食。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唐軍剛被自己打倒在地,接著就來了個鯉魚打挺,雙拳重擊地殺了上來。

再不跑就沒命了,還是扔下麻袋趕緊跑吧!

蕭銑軍不戰自潰。唐軍一路窮追猛打,竟然很順利地殺到了江陵(今湖北荊州)。李靖突發奇想,又帶了一幫人馬前往水城攻略,此時水城士兵正在做夢,忽見唐朝大軍來臨,猝不及防,紛紛棄舟逃跑。這下,唐軍繳獲了大批的水戰物資,還有巨型戰船!李孝恭大喜,如果沒有,自己還想專門去造,這下好了,終於有了戰船啦。

正樂嗬著,李靖卻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咱還是把這些船都扔江裏,讓它漂走吧!”

眾人大為不解,李藥師就愛玩特殊,好好的戰船,扔了做什麼?李孝恭也對李靖的想法感到驚奇,下遊還有這麼多的援兵,這要讓他們搞到,不就相當於資敵嗎?李靖的回答,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