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露出了惶恐的麵色,唯獨魏征不是,他甚至有點洋洋自得。
麵對李世民的詰難,魏征麵部微昂,似乎還帶著一種嘲笑,用讓人吃驚的口氣說:“要是太子早聽我的,你就死了。哪裏還有今天這事啊!”這家夥是不要命了吧!李世民內心一個帶著滔天的腥味的大浪襲上心頭,幾秒鍾後,他笑了。他認定了一個道理:這個魏征,我一直聽說他有才,現在看來,他不僅有才,還有種。隻有這樣的人,才是我大唐不可或缺的濟世安邦之才!
李世民不僅沒再耍魏征,反倒隆重禮遇了他,令其執掌政務,同時令其擔任諫議大夫的職責。記住,從今天開始,大唐有了一個名叫魏征的諫議大夫,他將會用行動為我們闡明什麼是真正的為民著想,什麼是真正的鐵骨錚錚!
接下來,李世民下令放逐宮內鷹犬,罷四方的供奉,讓百官各司其職,政事安定。六月下旬,刑事案件很少。
隻有一個特大案件,也是李世民剛主政時唯一一起特大冤案。李世民得知,王君廓捉拿到了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原因是身處幽州的李瑗想造反。先前參與太子殺秦王的人,隻要不再鬧,肯定不會問罪,可你不能謀反。李瑗實在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敢跟李世民對著幹。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王君廓捉反王李瑗這件事,充分證明了王君廓地痞流氓的習性。就是因為王君廓無恥,才讓李瑗死無葬身之地。
李瑗是皇親,但將才不足,李淵就派王君廓輔佐。李建成策劃滅李世民的時候,征得了李瑗的支援。後來李建成死,李世民招慰李瑗,李瑗無法判斷事情的好壞,就問王君廓。王君廓流氓一個,他打小就是流氓出身,心術極其不正。李瑗跟他談受降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捉李瑗向李世民邀賞。於是,王君廓就對李瑗說:“大王要是去,必死無疑。咱現在手頭有幾萬雄兵,難道就這麼束手就擒麼?”李瑗聽王君廓這麼說,不禁流淚。王君廓見李瑗流淚,也跟著哭。
哭,接著哭……
哭完了,真誠的李瑗對假惺惺的王君廓說:“我的命就交給將軍了,起義就起義!”
王君廓大喜,他準備玩死李瑗。準備期間,有人告訴李瑗說王君廓是小人,不如讓王詵代替他這個職位。不巧的是,這件事被王君廓知道了。於是,王君廓跑到了王詵家裏。此時,王詵正在洗澡,聽說王君廓來,他要見客不是?於是,擰著頭發就出來了(古代男子長發)。王君廓見王詵擰頭發,二話不說,上去就拽住人家頭發,用砍刀一下就把腦袋砍了下來。他提著王詵的頭跑到軍中,亮給眾人,大聲說:“李瑗和王詵謀反,現在,王詵已經被我殺了,就還剩李瑗一個人。你們有誰願意跟我去平叛,事成之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於是,一群愛國士卒紛紛表示願意跟隨王君廓前去討賊。李瑗猝不及防,集合起來幾百個士兵抵抗,王君廓也不願意費勁,直接對他們說:“李瑗是叛賊,你們跟王者之師對著幹,是要找死嗎?”聽完這話,李瑗部下紛紛潰逃。李瑗被王君廓逮捕,在獄中,他痛斥道:“我是為小人所害,不是對國家不忠!”
事後,王君廓取代李瑗地位,升職為幽州大都督,朝廷沒收李瑗所有財產,全部賜予王君廓。
李世民眼皮子底下最大的冤案就這樣發生了,王君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過不必得意,一年後,就是王君廓的死期。七月初三,柴紹大破突厥。
七月中旬,李世民重置百官,並令不許有任何人揭發李建成、李瑗分散在各地的餘黨,違令者斬。
政局安定。
八月初八,李淵下詔傳位李世民,李世民固辭不受(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