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華不予理會,右拳有節奏地舉起,嘴裏喊著‘喝’,腳跺著地!
先給他來個下馬威!
吳顒見自己被無視,雖然生氣,但隻能忍著,現在對方隻是站在國子學門外抗議,如果激怒了對方,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來。
片刻後,吳顒接著行禮!
胡振華還是不理!
又過了一會兒,吳顒第三次行禮,在他的身後,跟了十幾名學生和教習,這些人,頗有擔當。
胡振華這一次停了下來,百姓見狀,停止了呼喊。
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不齊,萬事皆疲。
胡振華學著吳顒的樣子,躬身行禮,起身後,朗聲說道,
“國子學,國之重地,多少賢才皆出於此,為朝廷之棟梁,社稷之倚仗。然門下竟有不肖學生,品行不端至極!整日好亂嚼舌根,四處造謠,妄稱他人男女之事有失檢點!此等行徑,壞了國子學的清譽,亂了學宮的規矩!
在下胡振華,今日無他,尋師問罪爾!
在下一問:婦人難產之時,我是該以剖腹產救助,還是應該坐視不理,讓她活活疼死!一屍兩命。
在下二問:產婦與我義結金蘭,平日裏能否來往關切?國子學誣我與她們有染,請拿出真憑實據!
在下三問:國子學乃聖人門庭,你等身為師長,平日是如何管教學生的?
在下四問: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你們平日裏有沒有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們需要什麼?
在下五問:應天府的米價是多少,棉布價格是多少?為什麼和官價有差異!”
胡振華上前一步,咄咄逼人,喝道,
“老夫子,請你立即回答!”
這五個問題,是胡振華深思熟慮的,環環相扣!
第一個問題,如果吳顒回答應該,則胡振華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如果他回答不應該,那吳顒就是冷血,是不仁不義!
吳顒非等閑之輩,他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朗聲答道,
“誠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萬事萬物皆循天命,剖腹產之存在,亦為定數使然。”
他沒有回答應不應該,而是在表達一個意思:存在即是天數。
接著,吳顒開始回答第二個問題,
“彼時婦人難產,危在旦夕,君以避男女之嫌,與她義結金蘭。然,你二人此後情誼究竟何往,是男女間的旖旎情思,還是兄妹般的純善友愛,吾等局外人實難洞徹。不便妄加揣測,亦不敢貿然置喙,隻盼君能恪守正道,莫負初心 。
今日閣下尋師問罪,吾必查明緣由,若國之學有人惡意造謠誹謗,老夫絕不姑息!”
胡振華嘴角抽搐了幾下,暗道老夫子難纏。
吳顒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至於我等教導學生,自然以聖人之言。然,人食五穀,品類萬殊,賢愚善惡,無所不有 。敗類不足懼;怙惡不悛方為大患。若有不端學生,必嚴懲以正學風!”
他的意思是說,學校難免有敗類,隻要及時處置,完全不會影響學校的清譽。
胡振華在心裏感慨道:專業選手就是專業選手,如果不是自己搞突然襲擊,挾百姓以自重,恐怕連和吳顒對話的機會都沒有,隨便一個小嘍囉就把自己打發了。
吳顒定了定神,開始回答第四個問題。
“仁義者,德之大宗也。所謂“仁”,乃存乎一心之善念,以慈愛、惻隱為本,視人如己,推己及人,常念他人之苦,心懷悲憫,此為仁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