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後,裴文中立刻致力於“北京人”化石的追尋工作中。他先後致信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翁文灝等人,稱“北京人”標本失蹤,並指出日人長穀部言人和高井冬二曾到北京、秦皇島、天津及各處尋找,均無結果。他懷疑標本可能被日本得到,卻故作不知,所以,他請赴日調查團注意“北京人”的相關事項。翁文灝也曾致信美國的馬歇爾將軍,請求日本歸還“北京人”化石,及周口店其他被掠文物。結果可想而知,日本人並不承認此說。
1992年,著名人類學家周國興與日方有關人士成立了“回歸北京猿人化石委員會”。周教授曾設法與高井冬二聯係,希望他能為尋找“北京人”盡力。高井冬二委婉地拒絕了見麵的要求。
也有人通過整理相關材料,指出“北京人”頭蓋骨確實為日本人所得,但並未被帶回日本本土,因為運載化石的“阿波丸號”被擊沉了。“阿波丸號”是一艘萬噸級貨運船,經日本軍隊巧妙改裝成非軍用船隻,裝載大約600噸的軍火及飛機零件,於1945年3月28日,從新加坡駛向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該船行至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美軍潛水艇“皇後魚號”發現,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鍾後迅速沉沒。全船2009名乘客、船員中,隻有廚師下田勘太郎一人幸免。這隻沉船引起了後人極大的關注。因為它載有金錠40噸,白金12噸,未加工的寶石15萬克拉,美、英、香港貨幣數捆,工藝品40箱,錫:3000噸,鎢2000ⅱ屯,鋁2000噸,鈦800噸,橡膠2000電。更有吸引力的是,“阿波丸號”可能攜帶著“北京人”化石。
基於此,有關部門主持了對“阿波丸號”的打撈,撈獲錫錠2472噸,價值5000餘萬美元,此外還撈起橡膠等貨物數千噸。打撈並未發現“北京人”。打撈人員還發現沉船有一個近似人工切割的大洞(不是爆炸所致),難道化石已經被海盜先行盜走?謎團並未揭開。
化石下落點的第二個猜測是美國。原因是化石由美國軍醫弗利負責裝運的,最後又在幾個美國人的手裏下落不明。
1980年。弗利給賈蘭坡先生寫過一封信,並隨信附上他在《冬季71/72康奈爾大學醫學院校友季刊》上發表的回憶文章,稱古老的“北京人”的骨骼並不多,大約隻裝在一些玻璃瓶子裏。賈蘭坡讀完文章後,覺得弗利的說法不太可信。“北京人”是很容易破碎的化石,不可能裝在玻璃瓶內,何況弗利所言與當時負責裝箱的胡承誌回憶的事實不符。
化石究竟藏在哪裏呢?第三種猜測是埋在北京的某個地方。20世紀90年代,我國古人類學者得到一條線索,化石很可能埋在原美國駐北平公使館。“北京人”化石從協和醫院包裝好以後,先送到美國公使館,重新改裝,然後登車運走。“北京人”最後的落腳點應該就在美國公使館——東交民巷。有人就認為根本沒有運出。如果這一線索成立,那化石很可能就埋在那兒的某個角落,專家們秘密對該地進行勘察並試掘,但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也有學者認為化石已經被毀掉了。因為日美剛宣戰,野蠻的日本兵會將怒火發泄到和美軍有關的一切物品上。日本憲兵開進協和醫院時,就曾將倉庫內保存的大批書籍和化石燒的燒、砸的砸。化石箱是封在有美軍標誌的箱子裏的,被毀的可能性非常大。還有人認為攔截火車的日本人由於不懂化石價值而將之砸爛扔掉,但胡承誌先生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化石包裝得極考究,但凡有點文化的人,即便不完全了解化石的真正價值,也不會輕易將之丟棄。
戰爭過去了,和平來臨了。“北京人”這個神秘的國寶,卻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麵前。三位將畢生精力都貢獻給“北京人”的發現、保護和研究工作的老人—裴文中、楊鍾健、賈蘭坡帶著滿腹的遺憾,不約而同地將墓地選擇在“北京人”誕生的地方,簡樸的墓地包圍於一方靜穆之中……頭蓋骨失落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