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外國卷(14)(1 / 2)

紅山,蒙語稱“烏蘭哈達”,意為紅色的山峰。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傳說:“內蒙赤峰的紅山,原名叫九女山。遠古時,有九個仙女犯了天規,西王母大怒,於是九仙女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灑在了山上,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所以,後來都叫它紅山。”

1906年的一天黃昏,一個個子不高的日本人,走進了建於清代康熙18年、位於赤峰南部的喀拉沁王府。

來人是日本人類學家、考古學者鳥居龍藏。鳥居龍藏名義上是王府聘請的教師,但是,他的心思和興趣,都放在了考古調查上。他曾經在赤峰一帶進行考察,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並見到環繞著石頭的古墓。

其實,鳥居龍藏看到的這些環繞石頭的古墓,其中有的就是後來震驚世界、被專家們稱為“積石塚”的紅山文化墓葬。因為他的考古活動僅限於地麵采集,埋藏在地下的中國遠古文物才沒有受到襲擾。

1908年,結束了三年內蒙古生活的鳥居龍藏,帶著對紅山文化不甚理解的遺憾,離開了喀拉沁。

1919年,內蒙古東部的林西、赤峰、朝陽地區,再次出現了一個外國人的身影。這個人是法國神甫、自然科學博士桑誌華。

在1922年至1924年期間,桑誌華多次到過赤峰。在這裏,他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2處。還在中國的土地上發現了舊石器時代遺址。並采集了一些史前文物標本。

1930年的冬季,一個麵容消瘦的青年人,頂著刺骨的寒風,由東北的通遼起程,經過天山、林東、林西等地,到達當時屬於熱河省管轄的赤峰。這個人是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永。在赤峰,梁思永收獲了新石器時期的石器和陶片等一批文物。後來,梁思永結束了考古工作,回到了北平。梁思永回到北平不到一年後,就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隨後日軍又迅速的占領了熱河等地區,在日軍侵略的同時,他們還大肆搜刮挖掘占領地區的文物。為了完全使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從中國分裂出去,侵華日軍對中國東北、內蒙古的東部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和曆史研究。為炮製滿蒙從來就不屬於中國和滿蒙獨立論,尋找所謂的曆史依據。

後來,有“日本考古學之父”之稱的濱田耕在紅山附近大肆進行挖掘,他們發掘了兩處新石器時代居住址、31處墓葬,出土人骨29具,動物骨20具,陶器等16件,玉石珠380顆,骨器33件,青銅器14件,采集品1000多件。

最後,日本的考古學家們將他們攫取的所謂“成果”,全部帶回了日本,放在了京都帝國大學教研室。

就在日本人在赤峰等地進行文化掠奪的時候,梁思永因為患肋膜炎病倒了。直到1934年的春天才逐漸康複。剛剛恢複健康的梁思永,立即整理發表了在熱河采集的材料的考古報告。

時間流轉到了1955年12月,著名考古學家尹達尹達著的《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版。根據梁思永的意見,尹達專門加寫了《關於赤峰紅山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一章作為補充,紅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

在紅山文化發現、命名之後的幾十年的時間裏,由於沒有更新的文物出土,自然也就沒有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

直到1984年,紅山文化的發現才有了重大突破。在牛河梁,考古隊員挖開了一座5000年以前的、陪葬有玉器的紅山文化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個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員經過仔細辨認和研究後,認為它們是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

牛河梁發現5000年前的玉豬龍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個消息傳到翁牛特旗文化館負責人賈鴻恩,他突然想起1971年他們征集的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