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逝世
1月22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懷特島的奧斯本宮內病逝,享年81歲。
維多利亞是英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女王之一。她既是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女王,也是印度女皇。在長達63年的執政期間,把英帝國發展為統治全世界1/4土地的“日不落國”。
在她統治期間,外銷金額增加了4倍半,鐵路網的總長也增長了10倍。因此人們稱此時期為“維多利亞時代”。維多利亞病逝後,由其長子威爾斯親王繼位,即愛德華七世。
菲律賓人要求獨立
1月14日。正當菲律賓人反美情緒高漲時,有2000名馬尼拉市中產階級人士連名簽署1份請願書,呈送美國參議院,尋求菲律賓的獨立自主。
另外一方麵,菲律賓的激進分子卻對外交途徑並無耐心,正到處殺美國僑民及傾美分子。而派駐馬尼拉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則下令對殺人者處以終身監禁或絞刑。但不論立場如何不同,大多數菲律賓人支持共和國總統阿奎諾多。
而大多數的美國人讚成合並菲律賓,隻有少數人士如馬克·吐溫、安德魯·卡內基和數位參議院的民主黨人士宣稱美國目前對菲律賓政策是一項大失敗。事實上,在最近3年的菲律賓政策是一項大失敗。
菲律賓人向美國要自由
1月14日。菲律賓人正在起來反抗,抗議美國並吞他們的國家,但由於他們的努力缺少合作,使他們沒有把握機會獲得成功。當天由2000名馬尼拉中產階級簽名的一份請願書提交到美國參議院,請願書呼籲獨立,甚至還援引華盛頓和傑斐遜的名字。同時,一些激進的反抗者等不及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於是謀殺了一些美國人及美國的同情者。美國駐馬尼拉的陸軍將軍麥克阿瑟下令將凶手們判無期徒刑或絞刑。
很多遊擊隊及溫和派人士盡管他們在戰術上意見分歧,他們還是支持埃米利歐·阿奎納多,因他曾在1898年參與美國驅逐西班牙活動,並於1899年建立當今的共和國。盡管經常有被擊敗的謠傳,他仍然穩居總統寶座。
絕大多數人極力主張並吞菲律賓,但有幾位直言無諱的人,如馬克·吐溫、安德魯·卡內基,以及幾位民主黨參議員,他們稱當前的政策是失敗的。人們都承認在長達3年之久的對付菲律賓人反叛活動中,美國人喪失的生命要比在整個西—美戰爭中喪失的還要多。無論誰要得到菲律賓群島,都將承受戰爭留下的創傷—瀕臨崩潰的經濟和高犯罪率。
英美初步簽訂巴拿馬運河協議
2月5日。英國與美國簽訂了以雙方代表為名的海約翰——龐斯福特條約,協議美國可獨自建設及監管巴拿馬運河,但須保證維護運河地區的中立性,讓任何國家的船隻都可以在此通過;並規定美國不可以采取保護運河的措施,亦即不允許美國在巴拿馬設置軍事要塞。但美國參議院不但否決了約束美國的一些條款,並要求額外的一些權益。
酒店的搗毀者卡麗·內申夫人準備繼續作戰
2月15日,手執短斧的卡麗·內申夫人,在她繼續向酗酒惡習討伐的運動中,花費一天時間,在堪薩斯州的托皮卡鎮痛擊了嗜酒惡習。她和她的由500名男女組成的大軍對這個鎮的各酒館進行了圍攻,所經之處留下的皆是一片酒桶、酒杯的碎片和殘骸。他們發誓,不將所有酒館關閉絕不罷休。
墨菲酒館是第一個被搗毀的。卡麗·內申夫人將斧子破窗擲入,反酗酒的人群衝破大門之後,將憤怒發泄在啤酒桶、酒瓶和鏡子上,使這個曾經十分堂皇的酒店頃刻間損失殆盡。
在她暫短的出獄那段時間裏,內申夫人在一個群眾集會上發表了講話。她懇切地說:“婦女們!我們一定要完成上帝賦於我們的使命,這裏仍然還有一些罪惡場所沒有被關閉,盡管他們已經答應要關閉酒店。”更改限製一夫多妻製法律的努力失敗
3月4日。猶他州長希伯·M·韋爾斯否決了一份要求放寬對一夫多妻製的限製的議案。州長是在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措施的幾天後否決這一議案的。如果州議會通過的這項措施得以執行,實際上將不可能對多妻製婚姻起訴。
一夫多妻製曾在摩門教會成員中廣泛實行,這些人是這個州的最早定居者。1894年當猶他成為聯邦的一個州時,一夫多妻就正式不受法律的保護。但議案的發起者辯解說,那些“鼓動者”一直多方以譴責一夫多妻製為理由,以討伐摩門教徒,他們指出這些攻擊是宗教偏見引起的,爭辯說猶他州很多一夫多妻的人現已不在人世,剩下的少數人也年事已高。
巴拿馬運河問題導致美英不和
英國以1850年訂立的克萊頓——布爾沃條約為由,拒絕美國對於巴拿馬運河的要求,堅持巴拿馬運河區的安全與中立。美國官方對此反應激烈,加上英國參與波耳戰爭,使美國的反英情緒升高。
天主教教會爭取梵蒂岡主權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