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世界曆程(1)(2 / 3)

在德國舉行的第四十八屆天主教大會仍然力排眾議,堅持要求主教教會的領袖(教皇)應享有獨立自主的權力。

自1870年意大利共和國軍隊進駐羅馬以來,產生了所謂的“梵蒂岡問題”——教皇的世俗統治權與意大利國土統一之間產生了矛盾衝突,梵蒂岡主權造成了一項長期的重大爭議。

德英對華政策已取得一致雙方進行結盟會談

由於英國與德國的對華政策已在“長江協定”(1900年10月16日)中取得一致,德國專使埃卡德施坦男爵在這天擅自與英國政府重新展開結盟會談。

參加這次會淡的人士還包括哈茨弗爾德伯爵及其繼承者梅特涅伯爵、約瑟夫·張伯倫,以及威廉·蘭斯多恩。埃卡德施坦男爵一向主張英德同盟,所以他在執行柏林的指令時主動向張伯倫提出“防禦協定”的建議;但他向柏林方麵報告,卻表示結盟建議是張伯倫先提出,造成了在接下去幾天的談判中,英德雙方都認為是對方在極力主張兩國結盟。

由於英國與德國結盟可能會使德國將來卷入對俄戰爭中,所以德國負責外交政策的帝國首相布羅伯爵與霍爾施坦一直秉持德國應采不結盟的政策。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宣布自商業界退休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宣布自商業界退休並決定捐贈財產,致力於慈善事業,以度過餘生。據估計,卡內基目前的資產超過30億美元。

美國抓獲菲律賓的反抗運動領袖

3月27日。無畏的菲領導人埃米利歐·阿奎納多被美國人抓獲。他是在伊洛伊洛省的反抗頭目投降後不到兩個月被捕的。這鼓舞了華盛頓,使華盛頓有希望最終結束在菲律賓的這場長時間的反抗運動。

逮捕這位反抗領導人的計劃是由弗雷德裏克·芬斯頓將軍策劃的。他化裝成一名反抗者的囚犯,使阿奎納多上當,暴露了他的司令部所在地。早在1898年美國接管菲律賓之前,阿奎納多就已經是一位著名的民族主義領導人。1896年他領導了一次抗擊西班牙長達400年之久統治的暴動。謀刺意國國王凶嫌遭瑞士遣送意國

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因涉謙謀殺意大利國王文伯特一世,於4月7日被瑞士政府遣送交給意大利政府。

無政府主義者與社會黨派人士認為此舉違反了政治庇護法,故發起示威遊行活動。而瑞士官方不得不出動警察和軍隊,來鎮壓他們的遊行與騷動。

傑克遜維爾火災一萬多人無家可歸

佛羅裏達州的傑克遜維爾發生大火,造成一萬多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達1500萬美元。火災起因是工廠電線走火。傑克遜維爾有史以來最大的這場火災燒毀了1塊約2·6平方公裏的區域,許多商業中心及住宅區約有130條大街被燒成焦土,1300幢左右房子被毀,而死傷人數尚無法統計。由於風勢助長大火,救火人員無法控製火勢,約燃燒10小時後才自動停熄。

英國首相發表反對愛爾蘭自由之演說

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裏5月13日在新教徒反對愛爾蘭自治會召開之前發表演說,重申反對給予愛爾蘭任何程度表達意見的自由。

索爾茲伯裏曾於1893年促使格雷斯頓的地方自治法案無效。他當時就想到自由而有敵意的愛爾蘭會在近來英國到南非打仗時成為英國的一個大問題。他說:“現在我們知道如果允許那些領導愛爾蘭政治的人擁有不受限製的權力……,我們就得像對付其他強權一樣,開始準備征服愛爾蘭。”

傑克遜維爾大火肆虐,萬人無家可歸

5月3日。在佛羅裏達的傑克遜維爾的一家工廠裏,由於導線破損而引起了這個城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火災,損失達1500萬美元,1萬至1·5萬人無家可歸。

一個長兩英裏、寬半英裏的地區被夷為平地,大約130個街區被燒毀,其中多數位於商業中心和市內居民區。據估計,另有1300所房屋和一些旅館、劇場、教堂、商店等被燒毀。死傷人數尚未確定。借助強勁的風勢,火焰迅速蔓延,消防隊員已經無法控製大火,大約過了10個小時,大火才最後燃盡自熄。

英國首相反對給愛爾蘭人以任何程度上的自主權

5月14日。昨晚,索爾茲伯裏首相在對非國教派反愛爾蘭內治聯合會的演講中重申,他反對給予愛爾蘭人在任何程度上的自主。

這位首相在1893年幫助擊敗了格拉德斯通的地方自治提案。他推測如果當時愛爾蘭實行了自治並對英國持敵對態度,在最近的南非戰爭中,愛爾蘭會對英國構成什麼樣的問題。他說:“現在我們很清楚,假如我們給了愛爾蘭的政治領袖們無限的權力……在我們不得不跟別的國家做鬥爭時,我們不得不首先征服愛爾蘭。”

最近,《愛爾蘭人》周報被查封,這一餘波引起了關於愛爾蘭問題的激烈爭論。在5月10日,當局命令將這份報紙從發行店中撤下來。因為其中登載了一篇惡意攻擊國王愛德華的文章。國會裏的民族主義者稱此舉非法,因為未經法庭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