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世界曆程(9)(1 / 2)

喬治烏被判12年徒刑,開始了艱難的鐵窗生活。當局懼怕他把監獄變成鬥爭場所,經常變換關押地點。喬治烏在獄中一直堅持鬥爭。他躲過保安人員的監視和喬裝成囚犯的特務的告密,與其他被監禁的黨的領導人一起,於1934年在瓦卡列什蒂監獄召開黨的代表會議。他們分析政治局勢,提出開展反迫害、反殘殺的鬥爭。各地監獄紛紛掀起反迫害運動。1935年,保安人員利用11名被囚禁的法西斯“鐵衛團”分子對喬治烏進行肉體摧殘。消息傳出後,首都工人在監獄門口進行抗議示威。

1935年,喬治烏被缺席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37年,他被轉送到多夫塔娜監獄,同監禁在這裏的基伏·斯托伊卡、尼·齊奧塞斯庫等組成了獄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他們把這個充滿死亡和恐怖的魔窟變成一所革命學校。1938年,他們在獄中秘密成立黨支部。1940年,多夫塔娜監獄毀於地震,許多革命者殉難。喬治烏受傷,他和獄友一起從廢墟中救出不少受難者。此後,他被轉移到卡蘭切貝什監獄。

1940年9月,羅馬尼亞軍人集團發動政變,建立了安東尼斯庫軍事獨裁政權。1941年6月,安東尼斯庫政府參加希特勒侵略蘇聯的戰爭。喬治烏在獄中密切關注戰爭形勢的變化,他認為,反法西斯戰爭是長期而艱苦的,人民要付出很大的犧牲,但希特勒必敗。

1943年,喬治烏等被轉移到特爾古·日烏集中營,實行強製勞動。他利用外出勞動,或通過書寫密碼信,與地下黨組織保持聯係。1944年春,喬治烏因病住進特爾古·日烏醫院。羅共負責人之一波德納拉希幾次潛入這個醫院,與喬治烏密談有關武裝起義的事情。這年5~6月,蘇聯紅軍已推進到羅、蘇邊界。英、美兩國軍隊於6月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在盟軍東西夾擊下,追隨希特勒的安東尼斯庫政權處於危機之中。

1944年8月15日夜裏,喬治烏及其戰友越獄成功。喬治烏立即參加了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8月23日,武裝起義開始。羅共領導的愛國衛隊和愛國軍官率領的軍隊與蘇聯紅軍一起,經過8天戰鬥,贏得了起義的勝利。

“八·二三”武裝起義勝利後,羅馬尼亞成立了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表占絕對優勢的臘德斯庫政府,依然保存君主製度。喬治烏代表共產黨參加政府,擔任交通部長。他認為,8月23日的革命就其階級內容、動力和目的來說,隻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羅共的任務是領導人民爭取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並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創造條件。1945年2月13日,喬治烏在布加勒斯特有50萬人參加的大會上發表演說。隨後,羅共領導人民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地方民主政權。3月6日,臘德斯庫政府被迫辭職,以格羅查為首的民主政府宣告成立。

1945年10月,羅共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喬治烏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提出恢複國民經濟和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他說:“我國的獨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家的工業威力”。喬治烏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1946年11月,喬治烏在政府中改任經濟部長,承擔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重任。他領導人民與經濟混亂及資本家的怠工進行鬥爭,加強了工人階級對國家經濟的監督;將銀行收歸國有;實行貨幣改革;在農村中,他采取限製富農和保護貧農的措施。在人民民主政權不斷鞏固的基礎上,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廢除君主製,宣告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

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舉行聯合代表大會,決定兩黨合並為羅馬尼亞工人黨,喬治烏當選為總書記。大會提出了要把經濟落後的羅馬尼亞建成先進的工業農業國的任務。1948年3月,喬治烏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同年6月,大國民議會根據喬治烏的建議,通過把主要生產資料收歸國有的法令。1949年3月,黨中央根據喬治烏的報告,通過了實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