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瑞典國王與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今天頒發第一屆諾貝爾獎。根據艾弗列德·諾貝爾的遺囑,這些獎賞應該每年頒給那些在前一年中,於物理學、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專業領域內,對人類賦予最大貢獻的人。
今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是:德國的威廉·倫琴,以發明X光線榮獲物理學獎;荷蘭的傑克布斯·亨利庫斯·範托夫,以創立化學動力學及滲透壓力律法榮獲化學獎;德國的艾米爾·芳·貝林,以血清療法的卓越成就榮獲醫學獎;法國的蘇利·普魯多姆,以詩集榮獲文學獎。而和平獎則由瑞士的傑亨利·杜南與法國的排特列·帕西共同獲得。
諾貝爾獎創立者艾弗列德·諾貝爾創立諾貝爾獎的諾貝爾是瑞典的化學家兼工業家。他在1867年發明的甘油炸藥以及日後發現其他威力更大的炸藥,為他賺取了一大筆資金。1886年諾貝爾去世之後,這筆資金依其遺囑成立一基金會。並自今年起,以基金的年息作為5項諾貝爾獎的獎金,由3個瑞典機構和一個挪威機構分別在斯德哥爾摩與奧斯陸(和平獎)頒發給得獎人。每年頒獎儀式都在諾貝爾逝世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1969年,諾貝爾獎又增加1項經濟學獎。
誇西莫多獲1959年諾貝爾文學獎薩瓦多爾·誇西莫多(1901~1968)是意大利20世紀著名詩人,隱逸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他1930年出版的處女作《水與土》,因語言簡潔、風格清新、感情豐富和給人以朦朧神秘色彩的藝術特色而震動詩壇。誇西莫多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在第一個時期中,他以隱逸派詩歌創作為主,以象征主義手法借景喻意,抒發內心的愛憎與希望等細膩的情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消逝的琴聲》(1932年)、《桉樹油的芳香》(1933年)、《阿波多與厄拉托》(1936年)、《詩鈔》(1938年)和《夜晚即將來臨》(1942年)。第二個時期的詩歌創作擺脫了隱逸派,從著重抒發個人感受轉而創作“社會詩歌”,重點描繪遭受戰爭和法西斯浩劫的整個人類社會,熱情謳歌自然、謳歌祖國、謳歌人民。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有《虛偽與真實》(1956年)、《無與倫比的大地》(1958年)、《得失之間及其他》(1967年)及《日複一日》、《生活不是夢》、《我的祖國,意大利》、《我的同時代人》等。1959年,誇西莫多“由於他的抒情詩以高貴的熱情表現了我們時代生活中的悲劇的經曆”而被授予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馬丁內斯獲1922年諾貝爾文學獎具有“西班牙的肖伯納”美名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加辛托·貝納文特·依·馬丁內斯的作品主要是戲劇。根據題材和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鄉村劇,如《主婦》、《情敵》等;二是倫理劇,如《聖潔的女子》、《佩帕·東塞爾》、《別人的窩》、《秋天的玫瑰》、《男人的尊嚴》、《當夏娃的兒子不是亞當的兒子的時候》等;三是社會諷刺劇,如《熟人》、《野獸的筵席》、《雲霄》、《愉快而可信的城市》、《生財有道》等;四是心理分析劇,如《貴族女人》和《五月雪》等;五是象征劇,如《公主的學校》、《討人喜歡的公主》、《星期六的晚上》、《火龍》等;六是曆史劇,如《西方女神》等;七是兒童劇,如《從書本上學會一切的王子》、《小孫子》、《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自謀生活》等。以上所列,前三類最受歡迎,尤其是社會諷刺劇,每次上演觀眾都報以雷鳴般的掌聲,“西班牙的肖伯納”的美名就是由此而來。1901年首次上演的《生財有道》是他的代表作,作者采用古老戲劇的表現手法,描寫了一貧如洗的無賴萊昂德羅在朋友克利斯平的幫助下,使用各種手段,終於騙娶了富商波利苛內拉的獨生女西爾維亞的故事。此外,馬丁內斯在西班牙戲劇改革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之前,占據西班牙戲劇舞台的是何塞·埃切加賴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戲劇。他的作品慣用虛構的情節、空洞的語言、悲觀的情調,在強烈的感情衝突中去描寫遠離現實的人物,觀眾對此已感到乏味。這時具有德國和英國現實主義戲劇風格,帶有諷刺和幽默特點的貝納文特,高舉革新西班牙戲劇的旗幟,提出了用現代劇改革西班牙舞台麵貌的主張。他創作的人物來自現實生活,語言幽默,富有哲理,觀眾從自己的笑聲中得到啟迪,領悟到人生真諦。這樣,貝納文特取代了埃切加賴,開創了西班牙現代劇的時代,由於在現代劇中“他繼承了西班牙卓越的傳統風俗”,因此192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弗蘭克·諾裏斯在小說中攻擊鐵路公司
去年那些功成名就的文學巨匠們用驚人的著作迎來了20世紀,然後在1901年裏他們就躺在榮譽上無所作為了。這對新秀弗蘭克·諾裏斯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他的作品頓時成了人們注意的中心。《章魯》是一部關於美國鐵路受到壟斷資金束縛的小說。這本書隻能在20世紀寫成,因為在這以前,工業題材似乎從來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力量來成為一本書的中心。這本書的問世衝淡了一向被認為是故事基礎的人間的悲歡離合。諾裏斯所使用的風格也是適合於未來的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