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國運紀事(4)(1 / 3)

清廷請求列強幹涉俄逼迫中國簽訂(東三省交地約稿)。清廷收到楊儒奏電,稱俄國拒絕接受中國於3月20日發出的請求條約展限照會。清廷令出使英、美、德、日大臣迅速向各國外交部協商,請求他們在限期內代為向俄國請求展限或協商刪改。並許諾各國果能代請展限,中國得以籌辦妥協,則俄交還東三省後,中國甚願與各國會議東三省開辦通商章程,大興礦路工商一切事宜,俾各國利益均沾。

奕、李鴻章照會駐華領袖公使西班牙公使葛絡幹,答應由清廷償付使館界內中國人的地價錢。

南洋保商局創辦《商務日報》,以“通靈市麵,聯商情”為宗旨。

3月23日。清廷命奕、李鴻章對俄約不匆忙簽字。清廷鑒於國內的強烈反對和列強的壓力,認識到不遽畫押,僅隻激怒於俄,畫則群起效尤分據,其禍尤速,命奕、李鴻章妥細籌度,慎重辦理,並著楊儒轉告俄國外交部、財政部,中國已複遽國書相懇,實迫於各國公議,此約非改妥不敢遽。

3月24日。上海紳商於張園再次集會拒俄。這次發動拒俄聚會的核心人物是維新派名流汪康年、孫寶等人,上海紳商、學生等1000餘人參加了集會,在上海居住的外國人士也有數十人來到張園觀聽。會議開始後,吳沃堯、溫欽堯、黃宗仰、汪康年等10餘人先後發表演說,呼籲與會者廣泛宣傳民族危機嚴重,動員人民團結一氣共禦外侮。要求清廷拒絕與俄國簽訂有關東三省的條約,並致電各省聯合拒俄,致電各國政府,要求阻止沙俄侵占我東三省。會後,收到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群眾表示支持的來電、來函和捐款,席卷全國的拒俄運動由此開始。

楊儒拒絕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沙俄財政大臣、全權大臣維特約見清廷出使俄國大臣、全權大臣楊儒,催促在交收東三省約稿上畫押,遭楊儒拒絕。楊儒說:“(政府)令本大臣自行定計,酌量畫押,並非畫押全權”,沒有“確旨”,畫了押也不能批準,俄國也不會承認。維特說:“如貴大臣能畫押,他日政府不能批準,再行作廢。”楊儒嚴正回答:“私自畫押,該當何罪?我惜隻有一個頭顱耳。”維特當即拍胸膛說:“如欲加罪於與俄訂約之人,俄必出兵保護。”楊儒堅定地頂了回去:“貴大臣何出此言,我係中國官員,欲求俄國保護,太無顏麵,如此行為,我在中國無立足之地矣。”25日,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召見楊儒,威逼楊儒在交收東三省約稿上簽字,楊儒再次拒絕。楊在回使館途中,下車時不慎受傷,後被送去德國治療。

清廷指示駐俄使館,婉告俄國外交部,除非展限改妥,無礙《辛醜條約》,否則中國不能在俄約上簽字。

法國公使畢盛要求清軍全部自直隸撤入山西。

3月25日。日本駐俄國公使珍田勸俄國外交部撤去對華約稿,將東三省事歸並北京會議後再行議定,希望對中、俄、日三國利益都沒有虧損。俄國回答說這個條約是臨時性質的,並不妨礙中國主權及各國利益。

3月26日。駐俄使館接奉拒簽俄約電旨,即譯送俄外交部,中俄東三省交地約章罷議。

上海龍華寺啟封。去年12月,前任上海道台餘聯沅以整飭風化為名封閉了龍華寺。近年來,每逢3月15日龍華寺廟會,總是百貨彙集,百戲雜陳,吃玩兼備,成為上海非常重要的集貿娛樂場所。今年廟會將到,龍華鎮各商店主聯名到縣衙,稱自封閉寺院後,市麵日見蕭條,請求重開龍華寺。袁樹勳同意了商人的請求,於今日下令啟封龍華寺。

俄國財政大臣維特警告李鴻章,說俄國將永遠占據東三省。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派遣使臣赴英國,催促盡快解決中國賠款問題。

3月27日。清廷調崇善任江寧將軍,信格為綏遠城將軍。

3月28日。美國建議,各國要求的賠款總額應限製在400萬英鎊以內,如果超過這一數字,應按比例在各國間進行縮減。

3月29日。列強提出在八省七十城鎮廢止科考。為了對在義和團運動中殺害外國人的行為進行報複,也為了威嚇中國官吏、士紳、百姓,各國公使提出,凡有外國人被殺害的城鎮,應一律廢止科舉考試。並提出了應該停止科舉考試五年的城鎮名單,包括八省的七十城鎮。

3月30日。李鴻章奏請開辦順直實官賑捐。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白藻泰離任,由巨籟達暫時代理總領事。

3月31日。徐建寅以身殉職。徐建寅,又名徐寅,字仲虎,江蘇無錫人,1845年出生,清末著名科學家,是著名科學家徐壽之子。幼年跟從父親學習自然科學。1865年江南製造總局成立後,曾在局內任職多年,與李善蘭、華蘅芳、英國人傅蘭雅等翻譯西方自然科學書籍,並參與製造了惠吉、操江、測海、澄慶、馭遠等船。1874年奉調天津機器局。1875年為山東巡撫丁寶楨調赴濟南,總辦山東機器局。1878年至1884年任駐德使館參讚,並赴英法各國考察,寫成《歐遊雜錄》、《德國議院章程》、《德國合盟記事本末》。1886年兩江總督曾國荃將其調赴金陵,在金陵機器局煉鋼和製造後膛槍。1896年被派充福建船政提調,纂成《兵法新書》。該書是一部綜合當時西方的先進軍事思想,係統全麵闡述軍事領域各個學科問題的軍事巨著。不久湖廣總督張之洞任其為湖北槍炮廠督辦,總辦全省營務,又命其督辦保安火藥局。本日,任漢陽煉鐵廠總辦的候補道員的他,在實驗無煙火藥時,因機器炸裂,與委員戴振麟等13人以身殉職。徐建寅一生,為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