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淮海戰役中,共產黨和國民黨雙方都投入兵力空前,共產黨60萬對國民黨80萬。戰爭的結果卻隻有一個:逐鹿中原,60萬消滅了80萬。大戰剛剛結束,當時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指揮係的將軍們便把淮海戰役列為經典戰役,作為一個重大課題來研究。
2008年的國慶節剛過,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的鮑嘉禮博士第四次來到徐州,在碾莊、雙堆集等舊戰場考察。鮑嘉禮寫有研究淮海戰役的專著,譯成中文大致意思是:《調動敵人:中共軍隊在淮海戰役中的策略》。
這位美國軍事專家很自信地提出了3點見解,作為解釋國民黨一敗塗地的理由:第一,國民黨沒有建立起應有的後勤體係;第二,國民黨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指揮體係;第三,國民黨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情報體係。
1948年9月,濟南戰役後,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曾擬定一個“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準備趁當時華東野戰軍大戰之後,發動突然襲擊。當時華東野戰軍許多部隊已經很疲憊,軍事指揮的將領正在延安開會,可以說襲擊具有突然性和隱蔽性,蔣介石也批示“此案可行”,並定於當月15日攻擊,最終因為杜聿明被調任東北而作罷。
鮑嘉禮說,即便是杜聿明按照計劃發動了突然襲擊,取勝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沒有建立相應的後勤、指揮、情報3個體係,再多的部隊都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84歲的李慶福當年是華野八縱七十八師六十九團某連指導員,他參加了淮海戰役。
李慶福對淮海戰役的記憶非常清晰,當年的對手尤其是國民黨“五大主力”的第五軍讓他印象深刻。
李慶福說:“第五軍是‘王牌’軍,解放戰爭開始他們就到山東跟我們打。很難打,(第五軍)火力猛。一次我們衝鋒,他們一排輕重機槍開火,(我們)一排戰士就倒下了,衝不上去,子彈像下雨,沒辦法衝。”但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十八軍一起灰飛煙滅。
古今中外的戰史中,以少勝多的戰例並不鮮見,唯獨在淮海戰役中,每次都是軍事實力占優勢的國民黨整師、整軍、整個兵團地被消滅,而自己竟然連消滅對方整團建製的戰例都沒有。
難道是他們的將領愚蠢?台灣史籍廣泛轉引所謂毛澤東給前線部隊的一封親筆函稱“:十八軍胡璉,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保存實力,待機取勝。”以前有史料稱,與其交手的部隊都按蘇北口音喊他“狐狸”,這得到了李慶福的確認。難道是士兵不夠勇敢?可是在抗戰中,第五軍與日軍號稱“鋼軍”
的‘王牌’第五師團血戰昆侖關,擊斃日軍第二十二旅團長中村正雄。第十一師(十八軍前身)在重慶保衛戰中死守石碑要塞,殲滅日寇1000餘人,使敵軍未能占領石牌要塞,保證了鄂西大捷。而且,從戰役的開始到結束,都是軍事實力居劣勢的60萬軍隊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攻擊那80萬,是什麼因素讓共產黨人領導的部隊有如此強烈的必勝信念呢?
陳毅的名言“淮海戰役是用獨輪車推出來的”,這一直被認為是對淮海戰役的經典評價。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於2007年9月投入使用。除了原先陳列的陣亡先烈、戰役進展,特地開辟了兩個展廳,內容隻有一個支前民工。賈萍負責“支前廳”的內容搜集。
一根小竹棍的故事讓今天的人們可以看到當年支前的場景:1948年秋天,山東農民唐和恩帶著原來要飯時使用的一根1米長的小竹棍,從家鄉山東膠東地區萊東縣出發,在此後5個多月的時間裏,唐和恩帶領的小車隊和千萬個支前隊伍一樣,冒風雪,忍饑寒,翻山涉水,日夜奔走。自己吃“三紅”(紅高粱、紅蘿卜、紅辣椒),省下小米、白麵供應部隊。遇到刮風下雨,就把蓑衣、棉衣脫下來蓋在軍糧上。淮海戰役軍需的9.64億斤糧食,就被唐和恩這樣的普通民工運到了前線。
而在唐和恩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所經過的每一個地方:水溝頭-平度-臨淄-蒙陰-臨沂-徐州-蕭縣-宿縣-濉溪,包括江蘇、山東、安徽3個省88個城鎮和村莊。
今天,這根小竹棍就躺在淮海戰役紀念館的展廳裏。據統計,淮海戰役共出動民工543萬人。他們不止是運輸隊,還是擔架隊、衛生隊、預備役部隊,國民黨的80萬軍隊需要對抗的遠遠不止中野和華野的60萬大軍。
賈萍介紹說,當時民工中有句口號:“隊伍打到哪裏,支前就跟到哪裏。”這不光對作戰部隊帶來單純的物質上的支持,也讓軍隊更加靈活機動。不管是華野、中野的部隊采取什麼樣的行軍路線,或者路過什麼樣的地形,民工都能跟上。
反觀國民黨部隊,在淮海戰役之初,他們製訂的作戰計劃是沿著鐵路固守,就是因為他們後勤的補給徹底依靠鐵路。當初黃維兵團趕往徐州,中野對黃維兵團的伏擊目的性非常清楚,因為當地隻有一條路可以通過坦克和拉後勤輜重的大卡車,在他們的必經之路設伏就行了。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黃維兵團也隻能選擇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