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錢坐驢車,第二天一早兩人就步行往鎮上去了,好在青石鎮離沈家村不算太遠,腳程快些半個時辰就能到。
得虧梁蕭抄書的地方提供紙筆,否則按照原主當初對賭博翻盤的癲魔程度說不定會把紙筆也拿去低價賣了。
到了鎮上二人就分道揚鑣了,梁蕭去抄書攤,沈喬則在附近找有沒有店鋪在招工的。
青石鎮有些小,不過兩刻鍾就能繞個來回,找工作的間隙沈喬也在觀察鎮上的商業模式,發現鎮上的交易大多是一些簡單的農產品,兩家客棧,兩家酒樓,一家藥鋪和一間書肆算是鎮上規模稍大一點的產業了,剩下的都是些規模不大的小攤小販,自產自銷,沒什麼招工要求,大一點的店鋪也有他們慣用的人,外人很難進去。
梁蕭所在的抄書鋪就在那間書肆裏,沈喬路過的時候他還伸出半個身子觀察她的動態,沈喬自然也是看到了的,抬頭朝他招招手,示意他放心。
在這個時代,沈喬沒有一技之長,要找個工作確實不太容易。
今日不是逢三七的趕集日,所以街上要冷清許多,沈喬有些灰心地在街上閑逛,心裏盤算著要不要去縣城看看,畢竟城市大一點,人口自然也會更多,各方麵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機會也能多一點。
突然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全往前麵衝去,沈喬不明所以,隨手抓了個路人詢問才知道前麵有個貨行的老板在招工,聽說給的工錢很是可觀。
貨行和鏢行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前者更多的是賣氣力,護送的東西不在名貴而在量多,所以有力氣就行,而後者則對人的要求可就高多了,大部分需要會點拳腳功夫的,畢竟要為那些價格不菲的東西保駕護航,酬金當然也更高。
簡而言之就是送快遞的。
沈喬一聽說有人招工立馬雙眼放光,這原主幹啥啥不行,但是吃飯第一名,所以不僅將自己養得膘肥體壯還養出了一身蠻力,她試過,就算是半餓肚子的情況下她差不多也能扛起半頭牛,若是吃飽吃好的情況下,怕是背起一頭牛也不在話下。
這家貨行不是本地的,原是準備從隔壁縣送貨到鳳寧縣,誰曾想途徑青石鎮時隊伍裏有人突發惡疾送醫了,送的都是些精細玩意兒,不能磕磕碰碰,畜力不行,非得人工小心護送才行,而且重量都還不輕,所以才在半路停下來臨時招工。
當然招工的條件也很簡單,力氣大,能輕鬆扛起磨坊的石磨就算過關。
那石磨看著差不多能有三百斤左右的樣子,周遭圍滿了人,但敢上前嚐試的幾乎沒有。大家心裏還是有杆秤的,要是因此把腰閃了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
見遲遲無人上前嚐試,那個精瘦的管事也適時放寬了要求,“若能將這石磨舉離地麵三尺且能堅持我所數的三個數,就給三文錢。”
曹滿繡暗暗在心裏歎氣,都已經降低標準了,這鎮上不會真挑不出個能舉起這石磨的人吧?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然隻有三文錢,但已經有幾個人自告奮勇上場一試了。
沈喬不動聲色地觀察前麵的人表現。
最先上場的是一個又高又瘦的女子,那身材瘦得和竹竿一樣,站在人群裏可真算是鶴立雞群了,剛剛在人群裏沈喬一眼就注意到她了。
這人不行,底盤太高。怎麼說沈喬也是看過不少奧運舉重比賽的,大部分奪冠的選手身高一般不會太高,底盤也沒那麼高,她當即得出結論。
果然不出所料,竹竿姐憋紅臉卯足了勁兒,那石磨依舊立在原地分毫未移。
竹竿姐铩羽而歸,管事的開始喊下一個。
第二個上場的底盤倒是夠低了,皮膚黝黑,露出的胳膊上隱約能看到結實的肌肉,一看就是做慣了體力活的人,但實力如何還得進一步檢驗。
看到來人曹滿繡的眼睛亮了亮,這個說不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