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不除中國不寧(1 / 2)

1946年1月21日,南京中山陵附近梅花山上,抗戰期間中國第一大漢奸——汪精衛的墓地在一聲巨響中被炸開,隨即在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這個大漢奸在死後受到了“鞭屍”般的懲罰,可謂罪有應得。

汪精衛1944年死於日本,他的屍體被用一具楠木棺材裝運回國,然後葬於南京梅花山孫中山先生墓旁。這個民族的叛徒,在投敵死後,仍不忘記標榜自己為孫中山先生信徒,厚顏無恥的要求將自己葬在中山先生墓旁,中山先生若是知道自己昔日的得意門生成為第一號漢奸而且要與自己成為“鄰居”,想必在天之靈也不會安寧。下葬後,汪偽政府準備花5000萬偽幣來建築一座仿中山陵設計的規模龐大的陵墓,核心工程已初步完工,後因日本投降,隻好草草建起此墓。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準備還都南京,此時汪精衛墓仍在南京中山陵旁,顯然“有礙國內外視聽”,汪精衛為蔣介石死對頭,他的墓葬在“國父”墓旁,對於即將上演“王者歸來”的蔣介石,斷然難以接受,因此蔣介石授意何應欽炸毀汪墓。

炸墓行動以後,當晚,工兵總指揮馬崇六根據何應欽的指示,親自押車將汪精衛的棺材秘密運送到南京城西清涼山火葬場,屍體很快被焚化,連棺材都沒有留下,或許,他們認為沾了漢奸的東西晦氣,任何東西都沒有留下。賣國賊的下場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汪精衛這個頭號漢奸就這樣處理了。隨著抗戰勝利,抗戰期間中國大大小小的漢奸的末日也要到了。說到漢奸,不能不說是中國人的一大悲哀。抗戰期間大大小小的漢奸層出不窮,有人評出二戰期間世界三大賣國賊,中國就占了兩個,除了法國的貝當就是中國的汪精衛和溥儀了。

以中國之大,人口之多,物產之豐富,如果沒有漢奸為虎作倀,別說是遠比中國小的日本,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休想對中國構成大的損害,更別說占領中國一半領土,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長達14年之久。再看遠一點,中國近現代遭受的屈辱和損失,哪一件事情後麵沒有漢奸的背影?隻是他們的手段、方式有所不同罷了。

對漢奸進行懲處,不僅是為了告慰被漢奸迫害致死的同胞,更重要的是要在中國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樹立一股正氣,一股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保持氣節的正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輝曆史,養育了一股浩然正氣。它是持節牧羊的蘇武,是精忠報國的嶽飛,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不畏列強的林則徐,是舍生取義的楊靖宇、趙尚誌,是千千萬萬時刻牢記自己的民族責任感、曆史責任感,深愛著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國,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力量的人們用自己的鮮血凝成的。這股正氣使我們的民族雖曆經磨難但都能力禦外侮、始終維護了民族的獨立,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不畏艱難困苦、自強不息,在現代文明的發展中抓住機遇、奮發圖強,使中華民族能夠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漢奸們的所作所為卻是在毀掉中華民族這股可貴的正氣,漢奸不除,中國不寧!

當中國代表團在東京進行緊張的戰犯審判工作的同時,國內懲處漢奸的行動也大張旗鼓的展開了。中國代表團在東京懲處日本戰犯是為了告慰犧牲的中國同胞,維護正義,在國內肅清那些惡魔的爪牙何嚐又不是如此呢?1945年11月23日,國民黨政府正式頒布了《處理漢奸案件條例》。於1945年秋冬開始大規模肅奸行動,1946年底為告發漢奸截止日期。此次肅奸行動前後共逮捕漢奸4692名,其中移交各地高等法院審理者4292人,交司法機關審理者334人;查封逆產1456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