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八年級上冊(1 / 3)

大道之行也《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fèn),女有歸。貨惡(wù)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為儒家經典之一。背誦本文時可依據“天下為公”這一關鍵詞理清文章思路,和“社會風貌”聯係起來進行背誦。關乎社會風貌的詞語有“賢”與“能”、“老”與“幼”、“男”與“女”、“貨惡”與“力惡”,由“人”及“物”,最後得出結論“大同”。

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本文是《桃花源詩》前的序,描寫了武陵捕魚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背誦時應按此線索記憶:發現——進入——離開——再尋。

下麵列舉的是漁人進出桃花源行蹤的詞語,可據此背誦:緣溪行——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得一山——舍船——從口入——複行——具答之——停數日——辭去——出——得其船——扶向路——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尋向所誌——不複得路。這樣全文基本上可以背出了,最後一小段一寫劉子驥,一寫後無問津者,很好背。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yù)其奇者。

這是一篇書信,以寫景名世。全文不足百字,內容豐富,文采洗練,思路清楚,以景入情,景為“山川”“高峰”“青林”“夕日”;情為“樂”“奇”。這些都構成背誦的有力抓手。

三峽——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tuān)綠潭,回清倒影,絕■(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這篇文章雖短,卻是描寫三峽風光的經典性文字。不但寫出了三峽的地理特征,而且寫出了三峽四季的萬千氣象。文章條理分明,引人入勝,與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分別寫了三峽的四種景色。先寫三峽兩岸的山,特點是高而密;然後寫水,特點是急;接著寫三峽春冬的景色,特點是清;而後寫三峽的猿啼,特點是淒涼,最後以漁歌作結,意味悠長。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一般都很簡短,語句凝練概括。本文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語言優美,朗朗上口,易於誦讀。

背誦時注意對應的句式:山——水,苔痕——草色,鴻儒——白丁,亂耳——勞形,南陽——西蜀,等等。

愛蓮說——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第一段第一句總提水陸草木之花的可愛,接著列舉了對花的喜愛各有不同:陶淵明愛菊,李唐以來世人愛牡丹,予獨愛蓮。然後寫自己愛蓮的原因。

第二段又回應開頭,仍以菊、牡丹同蓮花作比,並賦予它們以人的品格。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這篇短文描繪了月色之美,流露出作者遭貶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背誦時,注意文中寫景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