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國家利益(4)(1 / 3)

實在沒辦法,梁王劉武也隻能抱著“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革命精神,堅持戰鬥。

這一戰,成就了飛將軍李廣,因為他的英勇善戰,還因為他精妙的弓箭射術,百米之外,敵軍將領應聲落馬。這一戰,也讓梁王劉武光彩照人,因為在劉濞號稱50萬大軍的連番攻擊下,生長都在皇宮大院的公子哥兒,居然沒有一滴滴兒的王爺嬌態,他身先士卒,一邊督戰,一邊激勵全城軍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

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雎陽保衛戰。

他們的堅強禦敵,為周亞夫贏得了戰略時間,也給了周亞夫施展軍事才能的巨大機會和空間。因為他已經派軍隊從昌邑出發,一路南下,而且悄悄地幹活,一舉奪取泗水入淮口,截斷吳楚聯軍的糧道。

嗬嗬,我們前麵就講過,打仗的時候,什麼都可以缺,唯一不能缺的就是糧食。

正在轟轟烈烈發誓要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劉濞,卻突然收到“斷糧通知書”。不好意思,斷糧矣,這偉大的革命,還真就無法繼續進行。已被革命激情衝昏勝利頭腦的這位老人家,陡然發現,他犯了一個不可救藥的戰略性錯誤。他得為這個錯誤埋單。

因為在戰爭之初,就有同誌給他建議,丟掉平原的城市,直接攻取滎陽,一可以奪取武庫的武器庫,二可以占有敖倉的糧道。

他老人家放棄了這個計劃,他希望一舉就攻進長安。

因為長安有皇帝的椅子。

攻取長安的前提,當然得拿下雎陽。因為雎陽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長安的屏障。

現在而今眼目下,他必須放棄攻進雎陽,因為他已經失去了糧道。他得把那個猥瑣的周亞夫找出來,決一死戰。隻有戰勝了周亞夫,他才能奪回糧道。

他把他的大軍拉到了昌邑。

從實力上講,他老人家肯定具有絕對的優勢,因為他那號稱50萬人的大軍,至少也在30萬人以上,而周亞夫的軍隊,不足10萬人。

周亞夫再一次發揚“懦夫”精神,不和你老人家對打。10萬幹30萬,咱不是對手。無論對方如何的挑戰謾罵,咱就是不出來。

幹脆拿倆棉球塞耳朵,聽不見,心也不煩。

你來衝,當然歡迎,我隻讓弓箭手招呼。

縮頭烏龜又怎樣?你就是打我不著。

劉濞暈菜。

有同誌就建議了:半夜的時候,咱們偷襲,他不出來,咱們把他打出來。

咦,這個好。劉濞拍腦殼:咱也來一個出奇製勝!

打他奶奶的屁滾尿流。

這劉濞還真就偷襲,在那月黑風高的時刻,帶著他的30萬大軍,輕手輕腳摸摸索索地幹活,到得周亞夫營寨前,啊,沒有人守衛嘛!

機會矣。

一鼓作氣,直接就衝進周亞夫大營。

立功心切的革命將士,爭先恐後,當然一擁而入。幹掉一個將領,特別是幹掉了周亞夫,那就是無尚榮光的侯爵老爺加身,還要頒發數也數不清的無數的金銀。

重賞之下,永遠都有勇夫。

不好意思,周亞夫不在,周亞夫的部隊也不在,一個人花花兒都沒有。

正在疑慮之間,屁股後麵卻是喊殺震天。

鋪天蓋地的騎兵隊伍,掩殺而來。

上當矣。

在他老人家明白上當的時候,四麵八方都是人,周亞夫的人,還不僅僅隻是人,還有馬,人騎在馬上,威風凜凜。

一時之間,馬蹄陣陣不說,喊殺之聲還不絕於耳。

在這寂靜的夜裏,猶如炸雷一般的聲響,直衝雲霄,揮舞著長矛大刀奔湧而至的彪悍的奇兵隊伍,如同天兵天將一般的陡然顯現,的的確確令人毛骨悚然。

神經已經繃緊的叛軍同誌們,頓時心驚肉跳,膽子兒小點兒的,不需要指揮,開腿即溜。

跑吧,咱們中計矣。

誰都知道,戰鬥中,最怕的就是逃兵。我們在電視電影裏就可以看到,逃兵們還真有一些兒不可理喻。本來就是逃跑,肯定不是光榮的事情,你就悄悄地幹活,灰溜溜地自己逃吧。但是他們就不,他們不僅自己抱頭鼠竄,而且還大呼小叫,唯恐同誌們不知道。

這也許就是人性的弱點,多喊幾個人逃跑——法不責眾嘛。

殊不知,這樣一喊,即刻就是連鎖反應,迅疾就在整個隊伍中擴散。

逃吧,敵人來矣。

一旦有人逃跑,整個部隊猶如退潮一般,頃刻潰散。

就算上帝也在當時當地,都沒有辦法阻攔。

這個時候,人多,已經不是優勢,因為他們正在幫著大漢軍隊,自己狂踩自己。都擠在一堆,不把前麵的革命同胞踩死,自己無法突圍。

兵敗如山倒。

就到此吧。限於篇幅,其他的,胡寧就不描述了,因為這一戰役,成為扭轉勝敗局勢的拐點。兩個月後,劉濞逃到東甌國,本來還一直與劉濞親如兄弟的東甌同誌,割下了他老人家的腦袋,然後獻給大漢政府。

目的隻有一個:別打我,我與大漢是朋友。

嗬嗬,請同誌們記住一句話,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友誼,唯有永遠的利益。

利益攸關,東甌的同誌,當然就顧不得貌似的“朋友”。

楚王劉戊沒有逃,他自殺謝罪。

逃也是“犧牲”,何苦枉費精神。

其他的叛軍殘餘,當然也很快被消滅。匈奴的同誌,也在大漢皇朝孝敬了糧鹽美女之後,歡歡喜喜打道回府。沒了匈奴同誌的支持,趙王還死硬了一扳手,也是自殺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