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國家利益(4)(2 / 3)

七國之亂,落下帷幕。

大漢皇朝完勝。

真正的集權

到了這個時候,大漢皇朝才走上了真正的集權之路。因為漢景帝劉啟,也乘著平叛七國之亂的勝利,順帶把分封給那些貌似可以“挺我”的同姓諸侯王的權力,收了回來。因為“挺我”的同誌,一旦實力長大,他就要“幹我”了。

嗬嗬,都是權力惹的禍。

權力這個東東,還真的不能亂分封。

分出去容易,一句話就可以幹成。

但要收回來,那就是徹徹底底傷筋動骨。

這教訓,太深刻。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實力為老大,沒有實力,其實什麼都沒有。

漢景帝就徹徹底底明白過來。

前麵就說過了,在此之前,大漢皇朝中央政府,不過就是眾多諸侯國家中,最大的一個。漢景帝劉啟,就趁著這次偉大的勝利,趁手紅打燈籠,對所有的諸侯國家伺機打壓。參加叛亂的諸侯同誌,通通給予嚴懲;那些曾經與劉濞劉戊眉來眼去的諸侯同誌、那些在平叛過程中坐山觀虎鬥的諸侯同誌,也通通給予追查,並順帶清算。

如此一來,除了楚國給予保留,另立楚王之外,其他叛亂的諸侯地界兒,劉啟同誌也順手把它們改為中央直接管轄的地域。在平叛過程中,給予觀望態度的諸侯同誌,也順帶按照晁錯朋友的削藩政策,削去大片土地。

即使得到保留的諸侯國家,其實力也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晁錯同誌的削藩政策,劉啟同學也就乘著勝利,公然的廣為推廣。

到這個時侯,可就沒有任何同誌,敢於公然反對。

原來諸侯同誌們所擁有的軍權,收歸中央政府;原來諸侯同誌們享受的地方賦稅,由中央政府派駐的官員掌握;原來各諸侯同誌們所擁有的“治民權”,不好意思,也由中央政府收回;俸祿400石以上的官員任免,全由中央政府掌管;各諸侯國負責行政事務的丞相,也改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從此之後,各諸侯國治下的人民、土地,也通通掌握在大漢中央政府手中。

一個晁錯倒下了,千萬個晁錯站了起來。

當然,還是為各諸侯同誌保留了一定的特權:可以收取少量的租稅,維持基本生活。

當然,他們的這個基本生活,與普通老百姓比較,肯定就是豪華奢侈的生活。

也就是說,諸侯同誌們,你們幹幹富翁,中央領導還是熱烈歡迎滴。

至此,中央政府正是確立了對諸侯國的絕對優勢的地位。

到這個時侯,以漢景帝為首的中央政府,才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真正地擁有了絕對的集權。

到這個時侯,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漢帝國,才算真正地建立起來。

非常非常的遺憾,晁錯同誌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成為了西漢政府中央集權的殉道者。

讓我們記住他吧,他是好同誌,隻是有滴滴兒的心胸狹窄。

其實,從古至今,又有幾個同誌可以真正地做到:心底寬廣?

所謂國家的利益,歸納起來,不過就是兩個方麵的事情。第一、領土完整;第二、繁榮昌盛。國家的任何政策、法令和手段,其實都是在圍繞著這兩個方麵運轉。

當大漢皇朝真正成為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的時候,它其實就具備了抗擊匈奴入侵的底氣。

這倒不是經濟強悍之後的腰杆兒硬了,而是因為各諸侯國家的勢力被削弱,各自小集團的利益,已經無法與國家利益相抗衡,心和勁都可以朝著同一個方向使了。

當心和勁都可以朝著同一個方向使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明白了漢景帝瞄準了什麼?

從劉邦開始,大漢皇朝對待匈奴的政策,其實就是屈辱的政策。用美女加糧食換和平,無論放在什麼樣的政府頭上,都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也是非常難堪的事情。

漢景帝想要改變過來。

他能改變嗎?

請同誌們耐心一點兒,跟著胡寧,一步一步慢慢了解。

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嘛。

三個女人一台戲

三個女人一台戲,顯然是一句貶義詞。它的意思就是,女人在一起,就會唧唧喳喳,東家長西家短,人生的如意和隱含的失意,也就這在唧唧喳喳之間,傳得滿世界都是,並以此滿足一種無法言喻的陰暗心理。

同理,表麵的春風與暗地的較勁,也在這相互往來之時,如同戲台一般,淋漓盡致。

所以,女人多的地方,人們就會說:三個女人一台戲。

因為,無論如何,總有是非。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女人多的地方,還真就可以擾出事來。

在我中華洋洋灑灑上下五千年的人文曆史中,隻要是有後宮的地方,是非從來就沒有斷過,沒有硝煙,卻永遠都有戰爭。

因為,隻有這個地方,就是女人打堆的地方——女人最多嘛。

漢景帝的後宮裏,自不會例外。因為他除了有一大堆女人之外,他還有媽媽,那位權謀心計無人能敵的竇太後;更有甚者,他還有奶奶——漢文帝極盡孝心的那個恭儉謹良的薄太皇太後。不好意思,他們都是女人。

我的天啊,他的後宮又是怎樣的一台戲劇?

這個世界的任何時候,皇帝都隻有一個。非常不幸的是,漢景帝之後,準皇帝卻有一大推。因為他的女人太多,生下的兒子,當也不少。但是,能夠接替他老人家皇位的,顯然隻有一個。那麼,誰是那個幸運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