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 2)

四、關於網絡學習。

我選擇的是中華會計網校的串講,其實我也不太注重串講的內容,我隻想得到網校的答疑、大衝刺和考前每科三套摸擬題。我覺得麵授不可取,因為我的學習進度與老師的授課進度是很難一致的,他們所說的重點、難點與我所學習的不一樣,而且老師上課時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毛病),效果甚差。串講可以檢查之前學習情況,拾遺補缺,也可了解出題重點和老師掌握的出題趨勢,甚至一些內幕消息。其實,如果把教材研究了四遍,對其中知識全麵掌握和記憶後,你再聽課就會覺得教師所說的東西你都已全部掌握,也許並不感覺到新意而隻是一個重溫程序。

另外,網校的論壇也不錯,界麵好,氣氛好,從中我們可以討論學習,感覺學習氣氛,共享學習資料。但我總覺得上網是很浪費時間的,你在網上東逛西遊一個晚上,我已學完幾章了。

五、關於複讀記憶術。

我買了複讀機和MP3,但我堅持不了,原因有四:一是錄音太辛苦了,要注意語音和語速甚至語調,口幹舌燥,似乎是為錄音而錄音,並不是為了理解和記憶。二是我們這些一千百兒的設備實在不敢恭維,噪聲太多,聽起來不舒服,何來效率?三是我學習時喜歡聯想比較,看著看著,想到一些關聯問題就會東尋西覓,錄音帶則是死板的,經不起我折騰。四是我學習有時是跳躍式的,時間分配與個人掌握程度相結合,而且個人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動態變化的,錄音複讀也不能滿足我這些要求。但我並不否認複讀記憶術的科學性,隻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個體差異。

六、關於執業、職稱考試

我以前一直對執業、職稱考試不大熱衷,事實上也沒有時間應付,甚至認為過多地花費時間參加考試是一種浪費,會影響事業的,因為工作占用我的時間實在太多了,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學習。當我做到企業的財務經理時,才發覺手下人大部分都擁有會計師職稱,有1人全科通過注會、2人通過注稅和注評,但我並沒有自卑(私底下有點酸溜溜是免不了的),因為我相信市場需要的是能力--綜合能力,是實績,考試並不是能力的全部,隻是提升能力的一種程序和表麵證明。但客觀上,考證已成為會計就業的必經之路,證書已成為衡量一位會計從業人員操作水平和報酬的最重要依據。近兩年,我改行後(不再從事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環境大變,空閑時間突然多了起來,於是就考起試來,02年高分通過中級,03年全科通過注稅。其實,我對考試的敏感度、安排考試的科學性和學習技巧已經滯後了,譬如,不懂得把注會、注稅、中級等考試科目搭配學習而取事半功倍之效,未能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點,學習方法守舊,等等。

七、貼後語

本心得是與一考友聊後整理而成,純屬井蛙之見。一朋友閱後,言:讀死書,非死讀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