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失敗後,12月14日,南京政府發布對蘇聯斷絕邦交令,聲稱:本月11日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究厥原因,皆由共黨籍蘇俄領事館及其國營商業機關為操縱指示之地",為"維持治安,預防滋蔓",應即將駐各省之蘇聯領導館一律撤銷,所有各省之蘇聯國營商業機關,應一並勒令停止營業。15日,外交部長伍朝樞及江蘇交涉員郭泰祺赴駐滬蘇聯總領事館,麵交斷絕國交通牒,並限蘇領事一星期內出境。蘇聯政府當即撤回在上海、武漢、長沙、廣州等地的領事及商業機構。同日,外交部擬定中蘇絕交辦法四項:(1)由交涉員向蘇領事聲明,自即日起,對於該領事撤銷承認,並囑該領事及領館人員離境;(2)所有蘇聯國營商業機關,如銀行及輪船公司等,‘一律勒令即日停止營業,並派警嚴密監視;(3)詳查轄境內蘇籍僑民總數,無正當職業而形跡可疑者,隨時偵查拘禁,驅逐出境;(4)凡蘇籍僑民,均應領外僑執照。由於當時東北不在國民政府管轄之內,故蘇聯機構人員未撤離。t928年12月,張學良通電全國"改旗易幟"。1929年5月27日,在蔣介石指使下,張學良派兵搜查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抄走文件、書籍及物件兩車,拘捕蘇駐沈陽總領事、駐哈領事及工作人員39人。中東路蘇方副理事長當即向黑龍江省長官公署提出抗議。然而蔣介石不予理睬並指使張學良沿中蘇邊境設防,加緊備戰,準備強行接管中東路。

月10日,東北地方當局派人接收中東鐵路電訊機關。哈爾濱特區行政長官張景惠下令將蘇聯遠東貿易局、煤油局、商船局、商業聯合會查封,並解散各職工會。11日,中東路中方理事長兼全路督辦呂榮寰與蘇方交涉規定局長權限,要求雙方平均用人,並用中蘇文字及建立中蘇局長會簽製度,遭蘇方拒絕,呂榮寰下令解除蘇方鐵路局長、副局長職務,由中方副局長代理局長職權,免去蘇方各處處長,並將撤職的蘇方中東路高級職員59人驅逐出境。同日,張景惠要求在哈爾濱和中東路沿線的蘇聯人全部於12小時內退出國境。單方麵撕毀了1924年中蘇協定,以武力手段強行接管了中東鐵路。

月13日,蘇聯照會國民政府,聲明願意和平談判解決中東路問題,並提出三項要求:(1)從速召集會議解決中東路一切問題;(2)中國方麵應立即取消對該路之專製行為;(3)從速釋放被拘捕之蘇聯人員,停止排蘇行動。照會警告中國須顧及拒絕此項提議後所產生的不良結果,限3日內給予答複。然而蔣介石稱:"過去和現在蘇俄是我們主義上最大的一個目標,所以我們定須先把中東路收回"。中東路形勢趨於惡化。15日,張景惠強行接收中東路地畝局及圖書館。16日,外交部複照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宣稱對於中東路之處置,"純係阻止騷亂治安事件之突發為目的,不得已而有此權宜之處置"。聲稱蘇聯政府若能釋放拘押的華僑,對於中國旅蘇僑商及團體予以保障及便利,則中國對於東省被捕之蘇聯人員及查封之機關,亦可於適當時機予以相當之待遇,所有中俄關係各事及中東路問題,均可由駐蘇公使朱紹陽回任時與蘇商洽,謀求合理解決。同日,中東路督辦呂榮寰通電中外各報社,宣布執行"中俄協定"之經過,稱按照協定,雙方權利應均等,因俄方把持,以致協定精神未能實現。7月17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照會中國駐蘇代辦夏維崧,宣布與中國絕交。指出由於中國政府否決蘇聯三條和平提議,用友善態度調解中東鐵路爭執問題之方法業已罄盡,蘇聯政府不得以采取下列方法:(1)召回蘇聯在華全體外交官、領事及商務代表;(2)召回蘇聯政府任命之中東路全體職員;(3)停止中蘇間全部鐵路交通;(4)命令駐蘇中國外交官、領導即時離開蘇聯國境。同時聲明保留1924年中俄、奉俄兩協定中所規定之一切權利。18日,蔣介石電告閻錫山、張學良,稱:"務須保我主權決不受其脅迫,惟中俄接壤,綿亙萬裏,狡謀侵占,不可不防。"19日,國民政府為蘇聯對華絕交發表對外宣言,聲稱:"此次中東路事件之發生,乃由蘇俄政府違反中東路協定精神之全部,及指使蘇俄駐哈爾濱領事館,與利用中東路機關及其人員之名義,為其宣傳共產主義等事實而起。"同時公布了從哈爾濱領事館搜獲的文件。同日,蘇聯使領館人員下旗回國,在華蘇僑托德使館保護。20日,蘇聯軍艦在黑龍江鬆花江合流處截住中國商輪二艘,張學良致電國民政府,稱:"蘇軍在綏芬河用炮向我軍射擊,我軍尚未還擊","請中央預定方案,詳為指示,俾中央與地方聯貫一氣,相機應付,事機迫危,不容再遲"。同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將士書,宣稱"舍一致對俄以外無出路"。22日,國民政府文官處通電全國軍民,稱中東路事件"苟非蘇聯以武力相淩,兵釁決不輕自我啟"。同日,蔣介石也稱:"政府是采取和平方針與鎮靜態度,決不至與俄國開戰。"是日,蘇聯政府發表宣言,稱恢複中東路原狀為和平解決的第一要件。23日,中東路蘇方職員300多人罷工被拘捕,押往哈爾濱監獄。24日,外交部訓令蘇使領即日下旗回國,實行中蘇絕交。並向滿洲裏、綏芬河一帶緊急調集軍隊。滿洲裏蘇領事為避免雙方軍隊衝突,與中國方麵約定,將人滿洲裏的蘇軍主動撤退。27日,滿洲裏前線中蘇軍隊各奉政府命令後撤10餘裏,聽候和平解決。29日,蘇軍司令部致電東北軍司令部。稱:中東路問題希望和平解決,蘇現已委任梅裏尼可夫為全權代表,請中國速派交涉員蔡運升前往接洽。30日,雙方在蘇境第86號小站的火車上舉行會談,內容為:(1)中止兩國軍事行動;(2)決定召開和平會議之時間及地點;(3)和平會議,以1924年協定為基礎;(4)從速恢複西伯利亞與中東鐵路之聯絡。31日晨,中蘇邊界會談結束,會議除同意提前恢複通車外,別無結果。蘇聯代表提出:中國借口取締蘇聯宣傳"赤化",致以武力蹂躪協定,今後交涉能否圓滿進行,當以中國方麵態度為先決問題。會後,雙方代表各電本國政府請示辦法。中蘇衝突暫告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