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山(1 / 1)

2000多年前,一位老人沿著陡峭的石階拾級而上,登上了泰山山頂,從此有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說。泰山的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使泰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

齊魯大地風光無限好,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齊魯大地上,有一座高山拔地而起,它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泰山。泰山與衡山、恒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嶽。

泰山地處山東省中部,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古代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泰山還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征,曆朝曆代,無論誰當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相傳有72位君主曾來過泰山祭祀。秦始皇登峰遇雨,留下五大夫鬆的傳說;漢武帝八至泰山,驚歎“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曆朝曆代不斷在泰山封禪祭祀,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曆,作詩記文。泰山的石刻聞名天下,有些石刻是帝王親自題寫的,也有的出自名家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製作精巧。這些石刻既是記載泰山曆史的重要資料,又是泰山風景中的精彩去處之一。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鬆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泰山日出是最引人入勝的景觀,每當雲霧彌漫的清晨,遊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看,就可以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裏麵,就像佛像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所以被稱為“佛光”或“寶光”。此外,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玉帶等景觀也獨具特色。

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享有“五嶽之尊”的讚譽。在這裏,你可以放眼四野,飽覽“江山如此多嬌”的秀容美貌。難怪杜甫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從一天門拾級而上,一路峰回路轉來到十八盤,再到南天門,共有6290級台階。孔子曾沿著這些石階登上山頂,為我們留下了“孔子登臨處”這道風景,從此有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說。在十八盤上,可以看見泰山挑山工,他們有著黝黑的皮膚,肩膀寬闊,肌肉結實,堅實的腳步踏遍了泰山的每一寸土地,也踏在我們的心上,留給我們無盡的感慨。

走進泰山,就是走進曆史和文化。泰山是黃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大汶口文化的流風餘韻,龍山文化的博大精深,東夷、殷商文化的交融,齊魯文化的傳承,在泰山演繹流變,形成了泰山文化的深沉厚重。1987年,泰山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知識鏈接: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係氏族社會的文化典型。它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大汶口文化起源於公元前4300年,延續了約2000多年。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也為山東地區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