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美麗的青藏高原就像一幅畫:傲立的雪峰、靜默的聖湖、炫目的藍天、神奇的廟宇、虔誠的信徒……那種震撼人心的美讓無數人魂牽夢繞。在這美麗後麵,是那遠古精神的回歸。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一曲《青藏高原》唱出了她的英姿與風采,讓我們的心也飛到了高原之上。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區全部,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的部分,還有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的部分,總麵積250萬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係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地理學家稱它為“山原”。高原上的山脈自北向南有祁連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說“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征。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湖泊眾多。這些湖泊主要靠周圍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門戶,獨成“一家”。如位於青海省境內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西藏自治區境內的納木錯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青藏高原的冰川覆蓋麵積約4.7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冰川總麵積80%以上。如喜馬拉雅現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現代冰川、昆侖山現代冰川。此外,青藏高原還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都發源於這裏。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之一。2.4億年前,印度板塊向北漂移,與亞洲板塊擠壓,由此引起昆侖山脈和可可西裏地區的隆起。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此上升階段中形成。在距今1萬年前,青藏高原以平均每年7厘米的速度迅速上升,一躍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比較高,所以空氣比較幹燥、稀薄,氣溫也比較低,高原的太陽輻射也很強烈。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
青藏高原在2萬年前就已經有舊石器文化的人類生存了。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西域文化、印度文化的影響,同時也有自己的特點。藏族的節慶中,以藏曆新年最為隆重。新年的前兩天,家家戶戶都把住所打掃一番,貼上年畫,插上新的旌旗;除夕夜,藏民會聚在一起品嚐新釀的青稞酒以及藏族的傳統美食糍粑;節日期間,各地都有藏戲表演、賽馬、射箭等娛樂活動,人們會乘興跳起鍋莊,場麵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