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錫林郭勒草原(1 / 1)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碧草連天,莽莽蒼蒼,雄渾萬裏。她具有原始神秘的魅力,也充滿了無限生機。這塊神奇的草原孕育了大自然的生靈,築就了成吉思汗的偉業,也承載著草原人民的生命和激情。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這首北朝民歌生動地描寫了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風光。

錫林郭勒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是馳名中外的天然草原牧場。在這片20.3萬平方千米的綠色國土上,有中國唯一被納入國際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護區、有一碧萬頃的天然牧場和內蒙古自治區1/4的牛羊。這裏還是中國北方許多遊牧民族生息繁衍的搖籃。據史料記載,匈奴、鮮卑、突厥、回紇以及蒙古等民族,先後在這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

“錫林郭勒”在蒙古語中意為“遼闊原野上的河流”。穿行在草原之上,滿眼皆是湛藍如洗的天空,一望無際的草海,宛若繁星的牛羊……自在行走的雲朵在草原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讓人不禁神色迷離,恍如夢中;雄鷹在草原上展翅飛過,更添草原的蒼茫悠遠。

13世紀初,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時,曾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浴血奮戰,最後建立了橫跨歐亞草原的蒙古帝國。50年後,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大元帝國,並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建成著名的元上都。忽必烈之後,元朝有8位皇帝在元上都即位,錫林郭勒大草原可謂元朝的“龍興之地”。站在這裏,不可能不懷念偉大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曾在這裏“彎弓射大雕”,他的鐵騎曾踏過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現在,卻隻留下光和影在草原上跳動,讓我們不得不感歎曆史的滄桑。

如今,錫林郭勒草原已成為我國最大的草甸生態係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這裏植被豐富,有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菌類植物等1200多種地上植物。草原上還生活著數以百計的動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鸛、玉帶海雕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草原雕、黃羊等。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天、地、生靈構成了一幅和諧動人的畫麵。

蒙古民族熱情好客,講究禮貌。草原上的牧民對於來客,不論認識與否總是熱情問候,盛情款待。來到蒙古包,慷慨大方的主人會把奶茶、奶酪、炒米以及手扒肉等擺在客人麵前,請客人自由用餐。此外,唱祝酒歌也是蒙古民族的傳統禮儀。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歌唱勸酒,如果客人十分客氣,祝酒歌就會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熱情,客人馬上會融入這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忘記自己是遠方的來客。

知識鏈接:錫林郭勒草原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區。這裏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具有十分良好的開發前景。錫林郭勒草原以草原旅遊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於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