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沙群島(1 / 1)

遼闊的大海波濤洶湧,美麗的島嶼如串串珍珠,矯健的海鳥在搏擊風浪……這就是祖國的南大門--美麗富饒的南沙群島迷人的景象。“煙波蕩蕩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脈”是對南沙群島最精彩的描繪。

傳說仙女下凡時,在遼闊的南中國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這就是美麗的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位於我國南疆的最南端,由20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是南中國海諸島中島礁最多,散布範圍最廣的橢圓形珊瑚礁群。南沙群島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裏馬灘,西到萬安灘,水域麵積約82萬平方千米,約占南中國海傳統海域麵積的2/5。

南沙群島是個迷人的世界。南沙的海水晶瑩剔透,每一朵浪花似乎都在微笑,每一片細沙似乎都在傾聽。夕陽西下,紅彤彤的晚霞鋪滿半邊天,海水鮮紅閃亮,一幅鮮活的海邊日落圖躍然紙上。如果你會潛水,更能目睹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觀:綠盈盈的水草自在地飄搖,一叢叢、一簇簇的珊瑚像盛開的鮮花覆蓋著整個海底,色彩鮮豔、形態各異的魚兒穿梭於海底,為寂靜的大海增添了無限生機。

南沙群島是一片富饒的海域。受熱帶海洋性季風影響,南沙群島的月平均溫度在25℃~29℃,雨量充沛,島上灌木繁茂,海鳥群集,是我國重要的生態自然保護區;南沙群島有著豐富的海洋食料,因此水產種類繁多,是我國最大的熱帶漁場;南沙群島的海域還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有鐵、銅、錳、磷等,尤以石油的儲量最為豐富,有“第二波斯灣”之稱。

據史籍記載,中國早在公元前2世紀的漢武帝時代,就發現了南沙群島。東漢楊孚《異物誌》中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的記載。這裏的“漲海”是當時中國人民對南海的稱呼,“崎頭”則是當時對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島、礁、沙、灘的稱呼;唐宋年間,許多曆史、地理著作將南沙群島命名為“石塘”、“長沙”;明清以後,對南沙群島地理位置的記載更為詳細,清代《更路簿》記載了中國海南島漁民所習用的南沙群島各個島、礁、灘、洲的地名及具體方位,並開始實行對南沙群島的管轄。

南沙群島處於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知識鏈接:南沙群島是東亞通往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必經的國際航道,在我國通往國外的39條航線中,有21條通過南沙群島海域,60%的外貿運輸從南沙經過。所以,南沙群島對我國對外開放以及南疆安全的保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