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強法製類節目的管理。針對電視法製節目中存在的刑事案件報道數量過多,法製教育引導不力,展現犯罪過程和作案方法過細、對未成年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廣電總局要求廣播電視機構增強社會責任感,規範報道行為,豐富節目內容,並明確規定了廣播電視法製報道的11種禁止或限製類行為,要求嚴格控製綁架、縱火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和惡性刑事案件的報道;不得對犯罪行為、作案手段、犯罪心理做過細描寫與分析;不得渲染凶殺、暴力、色情、恐怖等情節和場景;不得報道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的各種內容,決不能因法製報道不當而對未成年人造成負麵影響;經濟類、生活類、服務類、娛樂類等非法製類節目不任意擴大選題範圍,製作播出涉及刑事犯罪案件的節目。
3.加大節目低俗問題治理力度。主要措施是,以文藝、娛樂、情感類欄目、節目和電視劇為重點,以提高播音員、主持人素質為突破口,製定完善規章製度,建立抵製低俗之風、淨化熒屏的長效機製。特別是解決片麵追求收視率問題,這是解決低俗和泛娛樂化問題的核心和關鍵。總局要求,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評價要看收視率,但又不唯看收視率,不能片麵追求收視率,不能隻講收視率一個標準,還是要強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問:在保護國家文化安全前提下,中國是否會進一步開放廣播影視業?
答:廣播影視具有文化、產業等多重屬性。世貿組織尚未就視聽領域的開放達成協議。根據世貿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廣播電視不在開放之列。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過程中,就電影進口及音像製品分銷方麵做出了承諾,已經並將繼續履行這些承諾。除此以外,沒有就廣播電視業對外開放做過任何承諾。近年來,我們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範圍內和國外廣播影視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衛星電視在國內三星以上涉外賓館和外籍人士辦公居住的涉外公寓落地。二是批準符合條件的境外衛星電視在珠江三角洲落地,通過有線電視網直接進入居民家中。三是放寬外資進入電影領域的範圍。允許外資進入電影製作領域,在中方控股51%的前提下,設立中外合資、合作電影技術公司;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領域,在中方控股51%或中方占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合資、合作來新建、改造電影院。四是引進了大量的海外影視劇、動畫片和其他節目。近年來,中國對外國電影進口數量的限製已經有所改善,中國電影市場逐步放開。中國每年以分賬式進口國外大片20部,以引進片方式進口國外電影30—50部,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引進、在本頻道播出的外國影片約400部。電視劇和動畫片的引進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僅2005年就引進電視劇166部2870集,動畫片1.02萬分鍾。五是鼓勵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動畫片和電影片。這些合作取得了雙贏的效果。中國與時代華納等國際傳媒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們將根據國家方針政策,循序漸進地開展廣播影視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確保與國外的合作健康有序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