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故事(2 / 3)

一個女人,一夜捅死了七個土匪,這下可不得了啦,這事轟動了附近的大小屯子,就連省城都來了人。省城的警察署來了位挎洋刀的趙署長,這位趙署長以前曾是位軍人,打過仗的。他實地考察一番,對著陶麗梅豎起了大拇指,說了句“好一個母夜叉”,不光沒處罰陶麗梅,還誇她殺匪有功,獎勵了陶麗梅五十塊現大洋,還說以後有什麼事可以去省城找他。

其實,那幾個土匪也是無意中闖入了興安屯,這下可好,興安屯名聲遠揚了,而且以訛傳訛,說什麼這位母夜叉雙手會使飛刀,還有傳言說她會點穴,被她隨手一指就不能動彈了,任她宰殺。總之,謠言滿天飛,越傳越邪乎。王雙喜一家原先還擔心土匪來報複,這下總算少了些擔心,因為自打興安屯出了這樁事,現在別說土匪來搶,就是小偷都不敢來了。別地方的人一聽興安屯,都不敢來,就連那七個被捅死的土匪,擺在村口半個月,都沒人敢來收屍,最後還是興安屯裏的人在村口挖了個大坑,把這幾個土匪埋了。

3.嶽父來了

王雙喜本來以為這下能過幾天安生日子了,誰知沒過幾天,他正在外村幹木匠活,就見王大嘴滿頭大汗跑了過來,一臉驚慌地說:“雙喜兄弟,你、你快回去吧,你那老嶽父來了,吵著要你家還他閨女呢!”

王雙喜疑惑地停下手中的活,問:“我媳婦不在家裏嗎?”“不、不在家。”王大嘴說話結巴起來,目光也躲躲閃閃的,看來這裏麵有事。

王雙喜疑惑地望著王大嘴,問:“究竟怎麼回事?”王大嘴哭喪著臉,突然“撲通”一下跪在王雙喜麵前,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說:“雙喜兄弟,我該死,我對不起你……實話跟你說吧,你那媳婦我給弄丟啦,現在這個新媳婦其實是個假冒的!”王雙喜一聽頓時傻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王大嘴跪在地上,講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那次王大嘴去接親,開始還挺順利,到了王雙喜的嶽父家,說了此行的原委,陶麗梅的父母老實得很,沒有說別的,王大嘴就痛痛快快地把新媳婦接了回來。往回走的時候,他聽路上的行人說省城正辦廟會呢,很是熱鬧,還有唱大戲的。王大嘴就愛湊熱鬧,他一聽,心癢癢了,回去不正經過省城嗎?於是他就問驢背上的新娘子陶麗梅去不去逛廟會,哪知陶麗梅也是個戲迷,兩人一拍即合,都一心要看看唱大戲的。那時候交通閉塞,就是省城,一年也難得來一次戲班子,這兩個“戲迷”都想趁機開開眼。

果然,到了省城,就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開始,王大嘴還和陶麗梅在一起走著,後來擠呀擠,竟然找不到陶麗梅了,急得王大嘴一連在省城找了五天,直到廟會散了,也沒找到陶麗梅。這下王大嘴可傻眼了,最後實在沒招了,王大嘴就去了省城的觀音廟,那時正值傍晚,進香的人都回家了,王大嘴跪在觀音像前,連連磕頭,哭訴了自己替人接親丟了媳婦的事,祈求觀音菩薩給他指條道兒。說來也怪,他剛倒完苦水,身後有一個女聲微弱地說:“興許我能幫你這個忙。”王大嘴嚇了一跳,回頭一看,是個拄著棍子的女子,不知什麼時候站在自己身後,此人年紀挺輕的,可衣衫襤褸,麵色黃黃的,但五官倒還周正。王大嘴病急亂投醫,就問她是誰,有什麼好辦法。這女子告訴王大嘴,自己是從山東來此地投奔姑姑的,誰知姑姑搬了家,她一時找不到,現如今身無分文,已經兩天沒吃一口東西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前天不慎又跌傷了左腿,現在肚子饑餓,腿又有傷,如果給她買兩個燒餅,她能替王大嘴想個辦法。

王大嘴的兜裏正巧有燒餅,那人吃了幾個,立馬有了些精神,她先是問了問,得知新郎和新娘是從小定的娃娃親,兩人還從未見過麵,這女人就出了個主意:由她裝扮成新娘子去跟新郎完婚,這樣一來替王大嘴交了差,二來她也能有個吃飯的地方,等過幾日她腿傷養好了,再悄悄離開,這樣王大嘴也就沒什麼事了。

王大嘴一聽,這確實也算個辦法,他讓這女子等在觀音廟裏,自己趕緊出去就地置辦了一套新娘的衣服,讓這女人換上,又把她扶上驢背,就這樣成了王雙喜的新媳婦。至於以後會不會露餡,這王大嘴也沒敢往下想,他的想法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想不到今天陶麗梅的父親來看閨女了,那假扮的新娘子趕緊躲了起來。找不見自己的女兒,親家母竟又說了一堆不像自己女兒幹的事,這陶父就認為自己女兒出了什麼事,親家母這是在搪塞自己,一怒之下就要拉著親家母去見官。雙喜娘也不知兒媳為何突然不見了,又急又怕,趕緊發動親友四下尋找,王大嘴一聽這消息,知道事情瞞不住了,害怕了,隻得跑到王雙喜幹活的地方來求助。

王雙喜這時才明白是咋回事,原來自己竟跟一個來曆不明的女人成了婚,他又急又氣,揪住王大嘴的衣領,把他拽到家裏,當著從未見過麵的嶽父,把事情如實講了。陶父氣得掄起拳頭就揍王大嘴,打得這小子哭爹喊娘地叫喚。正鬧騰時,那假冒的新媳婦進屋了,對陶父說:“大叔,我看這樣也不是辦法,不如讓他領著去省城找找看,或許還能找著麗梅妹子!”

她這麼一說,陶父才住了手,氣哼哼地對王大嘴說:“走,給我帶路,找不到我女兒,我把你送交官府治罪。”說著,他又回頭對這個假冒的新媳婦說:“你也不準走,找不到我女兒,我把你們都送到牢裏去!”

“我不走,”假冒的新媳婦說,“要走我剛才就走了。”說罷,她看了王雙喜一眼,那王雙喜也正瞅著這個假媳婦呢。其實,王雙喜對那個從未謀麵的陶麗梅沒一點感覺,反倒是對這個假冒的媳婦有些戀戀不舍,怎麼說兩人也是拜過堂的,又在一起生活過好幾十天。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雖說沒有夫妻之實,可這兩人竟都有些舍不了對方。

王大嘴被打得鼻青臉腫,衣衫都被扯破了,他連衣服也沒換,趕緊帶著陶父去省城。王雙喜也跟了去,不管如何,那陶麗梅在名義上也是他未曾見過麵的媳婦呀!

陶父和王雙喜在王大嘴的帶領下,在省城一連找了半個月,還真是找到陶麗梅了。現如今,陶麗梅待在一個叫“雲玲堂”的妓館裏,藝名叫“賽貂蟬”。原來,這陶麗梅當時走散後,被人拐騙到這裏,被迫成了名妓女。陶父當時就要拉著女兒走,妓館的老鴇子可不幹了,把腰板一叉,罵道:“哪裏來的野漢子,也不打聽打聽這是什麼地方,敢到老娘的地盤上撒野!”隨著老鴇子的叫罵,外麵“呼啦”擁進一幫打手,把三個老實巴交的漢子圍住,連拖帶打,扔出門去。

陶父爬起來,領著王雙喜和王大嘴,找到當地的警察署,想告妓館拐騙民女,可那時候的警察署,“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把門的警察一聽告的是“雲玲堂”,連門都沒讓仨人進,就把他們趕走了。仨人事後一打聽,嗨,那“雲玲堂”的後台竟然就是警察署。

4.身陷虎口

眼看告狀無門,陶父一路落著淚,隨著頭次見麵的女婿回到了興安屯。到了王家,陶父就病了,躺在炕上飯也吃不下,假媳婦忙裏忙外地伺候著,聽說人找到了,卻救不出來,她想了想,對王雙喜說:“套個馬車,送我去省城。”

王雙喜一聽,急忙說:“你一個婦道人家,怎麼去救人?再說你的腿還沒好利索呢!”假媳婦說:“我琢磨好了,還記得上次來咱家的那個趙署長嗎?他臨走不是說,以後咱有啥難事可以去省城找他?我這次就去試一試,拿上那五十塊大洋。”

王雙喜也想起來了,上次假媳婦一夜殺了七個土匪,驚動了省裏的警察署,那個挎洋刀的趙署長不光獎了假媳婦五十塊大洋,還稱她為“母夜叉”,看來,這事還真可以去試試。王雙喜套好了馬車,拉著假媳婦,一路來到省城。

到了警察署的門口,假媳婦手裏拿著包好的大洋,對看門的警察說:“麻煩給通報一聲趙署長,就說興安屯的母夜叉來找他有事。”說著,她掂了掂手中那包大洋,看門的警察一愣,聽那大洋“嘩嘩”響,認為是送禮的到了,哪有不歡迎的道理,馬上喜笑顏開地進去通報了。

不一會兒,假媳婦和王雙喜就被警察恭恭敬敬地領了進去。兩人在廳堂裏等了片刻,就見門簾一挑,那趙署長進來了,他先是圍著假媳婦轉了一圈,瞅了好一陣子,接著不緊不慢地問道:“找我趙某人有什麼事呀?”

王雙喜是個實在人,如實說了事情的經過,趙署長“嗯”了一聲,說:“還有這種事!”他背著手在屋裏踱了幾步,忽然站在假媳婦麵前說:“我聽說過那個賽貂蟬,你們知道她是老鴇子花多少大洋買來的嗎?整整六百大洋,你們有這筆錢嗎?”

王雙喜和假媳婦都愣住了,六百大洋可不是小數目,就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夠這個數呀!假媳婦可不怵,開口就問:“趙署長,您是這一方的父母官,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他們拐騙民女,難道就沒王法了嗎?”

哪知趙署長聽了“哈哈”大笑,笑罷說道:“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女人,我就覺得你不一般嘛。本官倒有一個建議,不知你們答應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