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再塗多少塊(1 / 1)

還要再塗多少塊

“我說兒子,你這是在忙活什麼呢?”老爸一進門,就看見我趴在地上擺弄那個大方木塊,還在上麵寫寫畫畫的。

“在那兒折騰半天了。”老媽從廚房裏走出來,“飯都不吃了。”

“你們別搗亂。”我甚至都沒時間抬頭,“學校手工課,要做一堆小積木,總共9塊呢。得靠我老人家親手鋸出來,最後還得一塊塊地上顏色。”

“你們老師也不怕你們鋸到手。”老媽扔下一句抱怨,又返回了廚房。

“這9塊是都塗一種顏色呢,還是塗成五顏六色的呢?”老爸蹲到了我的身邊。

“一種顏色,紫色。”

“那可以在鋸之前先塗顏色,這樣可以省事一些。”老爸提出一個建議。

“這倒是個好辦法啊。”我先是表示讚許,但馬上又生出了一個疑問,“不過那樣的話,中間有一些會塗不上啊。”

“那當然,有些還必須鋸開以後再塗。”

“原來省事的方法也還是有麻煩啊。”我歎了一口氣,開始動手調配顏料。

“一個好方法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麻煩。”老爸笑著說道,“不過,你可以先算算,你先塗了外麵的顏色之後,裏麵還有多少小塊需要再塗。”

“恐怕還不光是要知道有多少小塊沒塗,還得知道有多少小塊隻塗了一麵,有多少小塊已塗了幾麵,有多少小塊一麵都不用再塗了……”

“把你的問題改改吧―”老爸打斷我的話,“沒有一塊是不需要再塗的。”

“哦,對對對!”我一下反應了過來:就是那些塗上的小塊,也不過隻是塗到了外側的麵而已。我下意識地想要摸摸腦袋,幸虧老爸手快,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腕,否則我非得把顏料都抹到頭上!

“還是先計算一下吧,這才能知道需要調多少顏料。”老爸坐到沙發上,看起了報紙。

我抓起紙筆,打算認真計算一下。可突然之間,我發現了老爸嘴角那抹諷刺的微笑,於是連忙扔下紙筆―

“好了老爸,我知道你心算就能算出來;可我還告訴您:您的兒子―也行!”

“好的,那我等著。”老爸悠然地蹺起二郎腿,也不知道是在等著我的答案還是在等著看我的笑話。

牛是吹出來了,可算還是得自己算。我一邊慢慢地調著顏料,一邊默默地計算了起來:

外麵這些塊都是隻塗了一麵的……不對!邊上的那些應該已經塗了兩麵了……還是不對!角上的那些還應該已經塗了三麵了呢……那有多少邊上的和角上的呢……另外,塗了一麵的要再塗五麵,塗了兩麵的要再塗四麵,塗了三麵的還要再塗三麵……

幾分鍾過去,當我調好顏料的時候,基本上也就算清了這些小塊和小麵的關係。我把老爸從報紙的新聞裏拉了出來,詳細地給他講述了我的思路,並給出了正確答案―

一個塗了顏色的大方塊被鋸成9塊,其中:6個麵中間的小方塊被塗了1麵,即有6個已塗了1麵的小塊;12條棱上中間的小方塊被塗了2麵,即有12個已塗了2麵的小塊;8個角上的小方塊被塗了3麵,即有8個已塗了3麵的小塊;最後還有中央的那個小方塊,連一麵都沒有被塗過!

“還行吧。”老爸看看表,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這麼長時間,也就及格吧。”

“要求太高了吧!”我抗議道。

“快把你的髒手洗洗,該吃飯了!”這次老媽從廚房裏端出了飯菜。

“可我還沒開始塗呢!”我還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意猶未盡。

“這作業不是下周才交嗎?”老媽說道。

“不是應該一鼓作氣嗎?”我想起了《左傳》裏的句子,“再不就衰了嗎?三不就竭了嗎?”

“羅馬城也不是一個白天就建成的。”老爸說罷這個諺語,率先在餐桌旁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