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魂兮歸來
本篇僅以故事一則證實毒魔雖凶殘,卻並非不可抗拒……
五篇題記
芒杆有婦生三子,皆聰俊喜人。是日,弟兄三人耕作田間,忽有怪物拱土而出,噴之以氣,三子立時呈呆俊狀。兒既皮,其母痛不欲生。村人憐之,入山請問山翁。指示:攜子東往人烏山尋還魂樹,可望有教。婦願柱,村人備車,東行九日,遇大澤,中央果有人鳥形之山。渡而登之,山癡見巨樹,腰圍十丈葉長五尺。觸其幹,聲響如牛吼。三呆傻兒聞聲而驚而醒,繼以玉缽煎木根令其服用,九煎九服,三兒竟愈。
―摘自“芒鄉夜話”
五篇
和緝毒隊長老孫接觸幾次後就熟悉起來了。我很欣賞這位巾幗英雄,她身上除了職業必需的機智果敢還有著女性的溫和與細心。
那天電話約定去訪她,不想有人捷足先登,一位中年婦人垂頭坐在緝毒隊十米見方的小接待室裏,老孫正在勸慰她。
“莫灰心,”老孫說,“管教要嚴。隻是不能粗暴。要說給他道理:戒毒所雖‘畢業’了,真正的戒斷需得經過兩三年考驗。這段時間裏,隻仗自己那點決心很難頂得住,一定要依靠周圍的人的幫助。耐心跟他講嘛1 99
“講過的……’,婦人歎氣,“他也懂這套道理,就是管不住自己……原先那夥玩友來招來喊,他就變了熱鍋螞蟻……孫隊長,他背著我跑出去兩次了!……”淚水汪汪的,“孫隊長,你要救救他!”
“趕緊找可靠的地方送他走,他必須跟原先的吸毒環境隔離。”老孫說,“明日下午你叫他來一趟,就說孫姨媽想跟他聊聊。”
婦人謝了又謝,走了。我已很感興趣地聽出其中大有文章。
“讓你久等J”老孫倒了杯涼白開放在我麵前,自己端起大號茶盅咕嘟咕嘟飲了一通,“上次我們談到哪裏?”
每次見老孫都希望延長談話時間,可每次都被她腰裏的呼喚器打斷。呼之即去―她隨時隨地處於緊急狀態,所以每見老孫我不能不分秒必爭,連說話的速度也加快了。
“上次談到毒販子利用兒童販毒”,我打開筆記本,“一個愛虛榮的五年級女生為了得到紅皮靴替毒販當傳遞……插一句嘴,“終究止不住新生出的好奇,“剛才那婦女怎麼回事?”
“去年她發現兒子吸毒,找到我,請求幫助。這孩子才十五歲,我們把他送戒毒所了。出所以後跟原先那夥人藕斷絲連,不想辦法,肯定再落毒窩,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吸毒者戒毒後差不多都如此。你問為什麼自己控製不住?很簡單,吸毒者對毒品的依賴,分生理與精神兩個方麵,戒毒所能在不長的時間內消除吸毒者的生理依賴,精神依賴可不是輕而易舉能夠消除的,否則,複吸率不會高達90%以上了!複吸率是個讓戒毒所頭疼,也讓緝毒隊惱火的伺題!”
“沒有可行的辦法嗎?”
“當然有。”老孫說,“個別戒毒所辦了康複部,把解決了生理依賴的人送到那裏學習、勞動和鍛煉身體,建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康複時間越長,精神依賴越徹底。隻是目前沒有力量辦更多的康複部,從戒毒所‘畢業’的人直接回家,全靠親友照料,這照料多半很不得力,家長親屬控製不了時,就來向我們求援……”
話未說完,一老漢氣急敗壞地衝進來,喊道:“快快!‘小畜牲’跟他那夥爛朋友正在柴房裏弄白麵!孫隊長趕緊派人去解決"
老孫正要隨他走,對講機又呼叫起來。對講完畢,她衝我抱歉地笑笑:“今日又讓你白跑了……”想了想,抽屜裏取出一劄信交我,“拿去看看。寫信的男娃叫武興,十八歲。他爹媽把他交到緝毒隊,我們又送他到戒毒所。在那裏表現不錯,出來後決心很大,三個月投有沾毒品。第四個月頂不住原先那幫‘粉友’拉扯引誘,又陷進去了。二次入所戒毒。出來後他自己提出隔離請求,我建議他爹媽送他到邊防軍他舅舅那裏去。去後的情況不錯。常給我來信……您自己讀吧!”
十多封信一氣看完,這個叫武興的男孩果然有徹底斷毒的決心,而且得到了環境的幫助。
有幾封信非常說明問題,摘抄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