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花清楚地記得,那是1992年9月21日的晚上,她前往王二嬢家看電視。王二嬢家是村裏最早擁有12吋黑白電視的人家,彼時,電視劇《便衣警察》正熱播。那年,張桂花二十二歲,已是孩子的母親。當天,她約了隔壁的王曉梅,天剛擦黑,便匆匆吃過晚飯,早早趕到王二嬢家占座,滿心期待著《便衣警察》開播。王二嬢家的陳大爺,人稱 “陳花椒”,頗具經商頭腦。改革開放伊始,他便往返於漢源與成都之間,做起了花椒生意,成為村裏率先致富的人。在那個年代,整個鄉的黑白電視數量寥寥無幾,扳著指頭都能數得過來。鄉裏鄉親們都趁著天還沒黑,紛紛聚到陳花椒家守著看電視,這著實給王二嬢家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然而,大家礙於情麵,不好多說什麼,生怕得罪人。不過,陳花椒獨具慧眼,幹脆借此機會開起了小賣部。雖說每件商品利潤微薄,但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了貨架。如此一來,村子裏原先的小賣部反倒沒了生意。
當晚,月黑風高,王曉梅因有事未能赴約,張桂花便獨自帶著手電筒前往看電視。節目結束後,她在回家途中路過墳壩子時,竟聽到陣陣呼嚕聲。起初,她並未心生畏懼,隻是拿起手電筒,四下掃視。映入眼簾的,唯有一堆堆陰森森的墳塚,不見一個人影。刹那間,她渾身泛起雞皮疙瘩,壯著膽子大喝一聲:“哪個?” 仔細一聽,呼嚕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低沉且空洞的咳嗽聲。這突如其來的聲響,嚇得張桂花扭頭便跑,為了避開墳壩,她寧願多繞三裏地才回到家中。此時,已臨近午夜十二點。婆婆開門的瞬間,猛地瞧見臉色慘白如紙的張桂花,嚇得驚跳起來,那模樣,著實駭人。
張桂花向來為人老實,絕非愛開玩笑之人。她將這段經曆講述出來後,有人深信不疑,此後,哪怕是白天,也遠遠繞開墳壩子,夜裏更是避之不及。幾家離墳壩較近的住戶,早早便關上了院門。當然,也有人對此表示懷疑,雖說相信張桂花不會說謊,但堅信世上並無鬼怪,依舊照常從墳壩經過。甚至,有幾個膽大之人,特意在夜裏前往墳壩,揚言要捉 “鬼”,結果卻一無所獲。
盤龍山鬧鬼的消息,這兩天傳得沸沸揚揚。講述者繪聲繪色,聽聞者不寒而栗,渾身直起雞皮疙瘩。盤龍村人口不多,盡管方圓百十裏,但地處偏僻,人跡罕至,攏共也就百來號人。要查清消息的源頭,並非難事。身為村支書的劉識渠,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自然不信這等邪說。他詳細詢問了消息的始作俑者 —— 劉老漢的兒媳婦張桂花 。
張桂花再次在劉書記麵前,生動且細致地描述了自己如何在墳壩子聽到呼嚕聲與咳嗽聲的經過。村支書劉識渠聽後,心中暗自思忖,墳壩子有幾座古墓,會不會是盜墓賊在作祟?他們或許先裝神弄鬼,嚇唬眾人,待大家不敢靠近後,再趁機下手。詢問完桂花,劉支書掏出一支 “白芙蓉” 香煙,點燃後叼在嘴角,邁著慢悠悠的步伐,朝墳壩子走去。墳壩子位於村後山,是村裏集中埋葬逝者的地方,已有數百年曆史。一些年代久遠、無人祭拜的無主墳,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長滿野草。從最初的小土包,逐漸變成小土坡,而後又被夷為平地,被農民開墾種上莊稼。再後來,又有不知誰家的先祖被埋葬於此,接著又被推平,再次種上莊稼…… 如今,現存的墳塚,大多是有人祭拜、每逢清明便會修葺的,也就二三十個。其中,有幾座年代稍久的,像劉家曾祖的墳墓,不過百年,也隻是普通農民的墳塋,僅僅因為有後人祭掃,才得以保存至今,尚未坍塌。劉支書斷定,這裏絕無可能存在藏有值錢文物古董的古墓。他叼著煙,在墳地裏仔細巡查。這片墳地幾乎沒有樹木,放眼望去,盡是蓬蒿與野草。野草剛冒頭,便被四周農民飼養的牛羊啃食殆盡。墳頭的蓬蒿長滿毛刺,牲口無從下嘴,這才得以幸存。然而,到了秋天,又被農民割回家中,當作煮飯的柴火。劉支書一邊走著,一邊狠狠地吐出幾口濃煙,最終,目光落在一個破開的墳洞上。這座墳是無主墳,三年前,村裏的王樹森聽聞他人挖古墳挖到財寶,心起貪念,也想碰碰運氣。於是,他在半夜打著火把,掘開了這座墳。結果,除了一堆枯骨,一無所獲。但村裏的規矩不能壞,劉支書得知此事後,立即報了警,王樹森因此被抓,蹲了半年牢房才被放出。關於此事,村裏眾說紛紜。有人說王樹森挖到了東西,卻不肯上交,所以才被判了半年;也有人說,派出所審訊王樹森半年,見他確實沒挖到什麼,便將他釋放了。
劉支書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墳洞。隻見墳洞完好無損,裏麵原本還有些枯骨,如今卻不知被野狗叼去了何處。從前,洞口長滿青苔,如今那些青苔明顯有被摩擦過的痕跡,想必是有什麼東西進出過墳洞。洞裏麵除了一些土坷垃,別無他物,不過,土坷垃有被壓平的跡象。墳洞深度不過兩米,大致就是擺放棺木的長度。自墳被刨開後,棺木也逐漸被人拿走,估計是當柴火燒了,如今隻剩下一個空蕩蕩的土洞。
劉識渠站起身,無奈地歎了口氣,暗自思忖,究竟是哪個不長眼的,跑到這窮鄉僻壤來掘墓。盤龍的山裏,自記事起,便地無三分平,人無三分銀,從未出過達官貴人。活人都窮得叮當響,哪會有什麼值錢的陪葬品。但他也堅信,桂花不會說謊。那麼,到底是誰進出過這個墳洞呢?亦或是某種動物進出墳洞時,弄出聲響,才嚇壞了張桂花 ?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劉識渠在感慨自己生長於這片貧瘠土地的同時,做夢也想不到,僅僅十年之後,盤龍不僅出了大人物,而且還是一群大人物。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然而,沒過多久,盤龍的 “鬼” 終究還是被捉住了,可這件事並未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反倒成了王福軍、李同均和王玉嬌心中永遠的秘密。
這天是1992年10月8日,農曆九月十三日,王玉嬌依稀記得,這是盤龍小學李同均老師的生日。玉嬌清楚地記得與李同均初次見麵時的情景。那是今年 7 月的一天,哥哥帶回來兩個朋友,說是要去河裏撈魚玩耍。其中一個是李平,身材微胖,結實敦厚,戴著眼鏡,玉嬌自幼便與他相識,他是哥哥的同學兼好友,如今就在屋後的盤龍小學任教;另一個便是李同均,身形清瘦卻結實有力,比李平略矮些許,與哥哥福軍身高相仿,同樣戴著眼鏡,舉手投足間透著文雅之氣。當李同均與王玉嬌目光交彙,輕聲說道 “嬌妹好!” 的那一刻,玉嬌隻覺心頭一顫,仿若觸電一般,羞澀地趕緊扭過頭去,一顆心卻像揣了隻小鹿,突突地跳個不停。今年,玉嬌十八歲,生平第一次,在麵對男孩子時,竟有些不知所措。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見鍾情?說實話,李同均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帥哥,也未曾對自己表白過什麼,可自己為何這般害臊呢?玉嬌轉過身,做了幾個深呼吸,內心才漸漸平複下來。